本命年的回想-教案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

ID:42275384

大小:14.3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1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_第1页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_第2页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_第3页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本命年的回想》【教学目标】一、三维目标:1.梳理思路,理清结构,初步理解课文内容;2.正确简洁地概括所写过年习俗;3.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二、具体目标:1.检查、落实字词;2.理清思路,整体感知课文;3.梳理思路,理清结构,初步理解课文内容;4.正确简洁地概括所写过年习俗;5.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教学重难点】1.正确简洁地概括所写过年习俗;2.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延伸1.阅读课文,初步体会作

2、者表达的情感。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题。(《课时金练》字词练习)3.准备歌曲:《新年好》4.学生收集关于本命年和作家作品的有关资料。(1)什么是本命年?有一个谜语,谜面是:“中国人有12亿,每个人都有一个”,谜底就是“生肖属性”。这些生肖依次是十二种动物,如:鼠、牛、虎„„,十二年轮回一次。本命年就是一个人的岁数是十二或十二的倍数时,这一年就是他自己的本命年。本文作者写作时,是60岁,刚好是12的倍数,因此说是本命年。(2)作者简介刘绍棠,1936年生于北京通县儒林村。48年参加革命,49年开始发表作品。52年他的小说《青枝绿叶》就被

3、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当时他正在潞河中学读高一。1953年参加共产党。55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7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3)二十四节气:春(立春)雨(雨水)惊(惊蛰)春(春分)清(清明)谷(谷雨)天,夏(立夏)满(小满)芒(芒种)夏(夏至)暑(小暑、大暑)相连秋(立秋)处(处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霜(霜降)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小(小寒)大(大寒)课内探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或者说我们的家乡)有哪些节日吗?你们认为最隆重的节日是什么呢?春节是我们辛苦一年,欢

4、庆五谷丰登,享受劳动成果的节日。我们在这个节日里展望未来,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我们在这个节日里合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人际关系,和和美美奔前程。同学们已过十几个春节了,本地的年怎样过,大家应当有所了解。然而在京郊运河,几十年前是怎样过年的呢?今天我们就随着著名的乡土作家刘绍棠到北京通县儒林村(也就是作者的家乡)--京郊运河去过一次年,领略一下那儿的民俗风情吧。2.宋朝诗人王安石写过一首诗《元日》,哪位同学会背,请给大家背一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请问:这首诗描写了我们中国哪个民间传统节日?(春节)谁

5、能说一说我们这里过年都有那些习俗?你喜欢过年吗?我们现在过年的气氛已经很淡了,所以有的同学会觉得过年没什么意思,那么,就让我们通过著名乡土作家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这篇文章去感受一下浓浓的年味儿。二、检查预习。(1)学习小组互批预习题,共同纠偏解疑。(2)各学习小组向全班汇报自主学习课文的初步感受;(3)展示收集的关于本命年和作家作品的有关资料。三、明确任务,圈点批注。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出示幻灯片】(1)写这篇文章时,作者多大年龄?从哪儿可以看出?(2)本命年时,作者回忆起什么往事?(3)春节是二十四节之一吗?你是怎么知道的?(4)作

6、者回忆的过年持续了多长时间?经历了怎样的过程?2.圈点批注:(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揣摩语气、语意及作者的感情。(2)教者播放视频朗读,选学生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最喜欢的部分。(3)用圈点批注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3.小组交流,班内探究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全班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并进行合作学习。(1)各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呈交小组学习中的疑难问题。(2)对各小组的学习结果,集体点评、质疑、纠偏,直至达成共识。①写这篇文章时,作者多大年龄?从哪儿可以看出?明确:60“高龄”;从文章最后可以看出:“今年岁逢丙子,是我的本命年

7、,60‘高龄’回忆往事,颇有返老还童之感。”②本命年时,作者回忆起什么往事?明确:炒年货;喝腊八粥;买糖果;挑绒花;杀牲畜;备食物;送灶神;换门神;除夕夜;拜新年③春节是二十四节之一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明确:不是。二十四节气:春(立春)雨(雨水)惊(惊蛰)春(春分)清(清明)谷(谷雨)天,夏(立夏)满(小满)芒(芒种)夏(夏至)暑(小暑、大暑)相连秋(立秋)处(处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霜(霜降)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小(小寒)大(大寒)④作者回忆的过年持续了多长时间?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明确:作者回忆的过年持续了一个月

8、,经历了:预热→增温→红火→发烧第二课时一、精讲点拨,突出规律。(1)作者回想了儿时过年时的哪些风俗?(请用三四字以动词+名词的格式概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