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艺术设计史》教案(完整)

《中外艺术设计史》教案(完整)

ID:42276976

大小:227.01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9-11

《中外艺术设计史》教案(完整)_第1页
《中外艺术设计史》教案(完整)_第2页
《中外艺术设计史》教案(完整)_第3页
《中外艺术设计史》教案(完整)_第4页
《中外艺术设计史》教案(完整)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艺术设计史》教案(完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外艺术设计史》教案46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用艺术设计的眼光和思维来审视中外设计艺术活动的发展历程,是一项值得关注的课题,这一崭新课题帮助我们了解祖先在造物活动中的设计动机和绵延二十余世纪的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的设计思想,同时也帮助我们了解设计活动和设计风格的演变。对于中外的艺术设计思想,特别是反映在若干经典中,在诸多层面上从设计的视角予以解释。此外,中外设计史还将系统地对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设计与古代科技的关系,以及对近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作一次全面的分析,对诸多问题进行梳理,从理论思辩的深度进行研究并阐释。本课程的任务就是站在理解、分析角度上对中外艺术设计史的演变回顾有一系

2、统的认识,使学生对自己看问题的方法和对处理艺术设计问题有一新的办法及视野。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理论知识方面:本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承担着对各主课课程的思想开拓以及对新的理论体系进行建构的重任,它可帮助学生形成具有独特视角的研究领域,扩大自己对该课程更深层次的探索,所以,它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该课程要求在学生入校后就进行授课,把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灌输到同学们脑中,使学生尽快树立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促进对专业设计的深度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代文化发展密切联系,把握时代的脉搏,创造出合理化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理想设计。由于该课程内容繁多

3、,所以授课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紧跟本学科的发展,备课过程中随时补充新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及重要进展。一部艺术设计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物化的文化史,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决定了这个国家的艺术设计水平。因此掌握该课程理论非常重要。3、课程教学改革(与原课程内容做比较)通过课堂讲授和对中外名作欣赏,并结合幻灯、讲座使该课程更为活跃,避免照本宣科,使学生从中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结构。二、教学大纲内容(一)课程理论教学46第一章:创造魅力——中国设计艺术的起源(2学时)【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授课类型】讲授课【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讲授法、讨论法、传统

4、教学法【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教学内容】第一章创造魅力——中国设计艺术的起源【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以及原始居住设计形式极其意义【教学重点】1、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2、原始居住设计形式极其意义【教学步骤】1、新授一: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旧石器时代——300万年前——以打制石器为特征50万年前——“北京人”(北京房山周口店)——会用火、以兽皮御寒、过群居生活5-6万年前——人类已经演化到现代人时期1万-8千多年前——北京“山顶洞人”——缝制衣服、用装饰品、过氏族公社的社会生活、有原始宗教活动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磨制石器为特征旧石器时代(Palaeolithic;距今约250万

5、年~距今约1万年)  以使用打制石器(见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更新世,从距今约250万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止。其时期划分一般采用三分法,即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大体上分别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晚期智人阶段.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由于地域和时代不同,以及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地区的文化面貌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我们知道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具考古资料证实公元前180万年前中国就有原始人类在生存,以打制石器为工具从事狩猎活动。在打制过程中,也逐渐的培养了他们的造型能力,发展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人类,

6、已经能运用兽骨和石料磨制成装饰品了。中国大约在前1万年就已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区别,大致分为三大经济文化区:  1.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包括黄河中下游、辽河和海河流域等地,这里是粟、黍等旱作农业起源地,很早就饲养猪、狗,以后又养牛、羊等。  2.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岭南地区农业则一直不发达,渔猎采集经济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可划为一个亚区。本区很早就种植水稻,是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早期饲养猪、狗,以后陆续养水牛和羊。  3.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包括长城以北的东北大部、内蒙古及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积大约占全国的2/

7、3。这个区域除个别地方外基本上没有农业,细石器特别发达而很少磨制石器,陶器也不甚发达。  上述除第③区因考古工作不够深入难以分期外,前两区大致可分为4期:早期约当公元前10000~前7000年,以华南的洞穴遗址和贝丘遗址为主,有少量磨制石器和陶器,农业已有萌芽,个别地点已会养猪。中期约当公元前7000~前5000年,华北的磁山文化等已有较发达的旱地农业,种植粟、黍,养猪,并有较发达的磨制石器和陶器;华中的彭头山文化(见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