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同步练习3

《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同步练习3

ID:42288669

大小:7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1

《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同步练习3_第1页
《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同步练习3_第2页
《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同步练习3_第3页
《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同步练习3_第4页
《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同步练习3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同步练习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同步练习1.(2014•鹰潭二模)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A处能观察到大量的闪光点,B处能看到较多的闪光点,C处观察不到闪光点B.乙图中用弧光灯照射原来就带电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的张角变大,说明锌板原来带正电C.丙图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吸收能量为10.4eV的光子而发生跃迁D.丙图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吸收动能为10.4eV的电子的能量而发生跃迁E.丁图中1为α射线,它的电离作用很强,可消除静电.2.(2014•闸北区二模)如图为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①、②两条线表示实验中α粒子运动的

2、轨迹,则沿③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的α粒子可能的运动轨迹为()A.轨迹aB.轨迹bC.轨迹cD.轨迹d3.(2014•鄂尔多斯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照时间太短C.一群处于量子数为n=3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产生3种不同频率的谱线D.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有16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一定只剩下4个氡原子核E.核力是短程力,其表现不一定为吸引力4.(2014•淄博三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α

3、粒子散射实验发现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B.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向高能级跃迁后动能增加C.对放射性物质施加压力,其半衰期将减小D.天然放射现象中发出的三种射线是从原子核内放出的5.(2014•陕西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通过对α粒子的散射实验的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普朗克通过对光电效应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光子说C.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中子D.玻尔的原子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的成因E.现已建成的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6.

4、(2014•新余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α粒子散射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B.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外还具有动量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减小.D.正负电子对湮灭技术是一项较新的核物理技术.一对正负电子对湮灭后生成光子的事实说明质量守恒定律是有适用范围的E.Bi的半衰期是5天,12gBi经过15天后还有1.5g未衰变7.(2014•盐城三模)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中,金箔中的原子

5、核可以看作静止不动,下列各图画出了两个α粒子运动到金核附近时的散射轨迹,其中可能正确的是()A.B.C.D.8.(2014•北京)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当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的能量是(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A.(m1+m2﹣m3)cB.(m1﹣m2﹣m3)cC.(m1+m2﹣m3)c2D.(m1﹣m2﹣m3)c29.(2014•徐汇区二模)卢瑟福在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时,认为电子不会对α粒子偏转产生影响,其主要原因是()A.α粒子与各电子相互作用的效果互相抵消B.电子的体积很小,α

6、粒子碰不到它C.电子的电量很小,与α粒子的相互作用力很小,可忽略不计D.电子的质量很小,就算碰到,也不会引起明显的偏转10.(2014•上海)不能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A.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D.原子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参考答案1.BDE【解析】试题分析:α散射实验中,大多少α粒子没有发生偏转,少数发生较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弧光灯照射锌板发生光电效应时,锌板上的电子逸出,锌板带上正电.吸收光子能量发生跃迁,吸收的

7、光子能量需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根据左手定则可知,1带正电,为α射线,α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解:A、甲图中A处能观察到大量的闪光点,B处能看到较多的闪光点,在C处也可以观察到很少的闪光点,故A错误.B、乙图中用弧光灯照射锌板,锌板上的电子逸出,锌板带上正电,发现验电器的张角变大,说明原来就带正电.故B正确.C、吸收光子能量发生跃迁,吸收的光子能量需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从基态氢原子发生跃迁到n=2能级,需要吸收的能量最小,吸收的能量为﹣3.4eV﹣(﹣13.6eV)=10.2eV,即受10.2eV光子照射,可以从基态氢原子发

8、生跃迁到n=2能级.10.4eV的光子不能被吸收,不能发生跃迁.故C错误.D、与动能为10.4eV的电子碰撞,基态的氢原子吸收的能量可能为10.2eV,所以能从n=1能级跃迁到n=2能级,故D正确.E、根据左手定则可知,1带正电,为α射线,α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可消除静电,故E正确.故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