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ID:42293713

大小:1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2

五年级上册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_第1页
五年级上册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_第2页
五年级上册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五年级上册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3.结合课文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法:围绕观点,举例说明,从不同的方面举例更有说服力。教学重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感受文中所举的三个例子中他们的成功难在何处。教学难点: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并学会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举例。一、激趣导入:1.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带着微笑走进课堂,带着自信走向成功。2.分别听一听水滴和雨水的声音,说说下大雨的声音和水滴的声音有什么不同?3.

2、读题二、了解奇观,浅悟“启示”: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水滴为什么能滴穿石头?2.引导交流重点抓住“锲而不舍”理解意思,通过引读的方式具体感受文中的水滴又是怎样“锲而不舍”的。3.概括起来有两个原因(1)因为水滴接连不断的滴,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用第二小节的一个词来说就是:目标专一)(2)水滴靠的是锲而不舍、日雕月琢、持之以恒的精神。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4.小结:柔弱的水滴滴穿石头很难,可它就是这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地滴,就成功了。板书:难成5.、滴水穿石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指名读第二小节,交流6.学到这儿,课文可以结束了,为什么还要写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的事例呢?三、解读名人,深

3、悟“启示”:1.指名读文中写李时珍的话2.课件出示关于《本草纲目》的介绍3.问:写出《本草纲目》难不难?可文中没有出现一个难字,谁来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难的?学生交流(重点抓住二十几年感受时间长、走遍大半个中国、翻山越岭感受走的路多而艰难,终于体会不容易)4.李时珍为什么会成功?学生讨论总结(他从小立志、目标专一。不懈努力)5.总结学法:难在哪里?怎么成的?能不能说明这个道理?6.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后两个故事。自学交流重点理解“不教一日闲过”,夏天,,冬天,。7.比较这三个事例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是围绕观点来说,不同点: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职业师介绍:李时珍出生于药学世家,爱迪生只

4、上了三个月的学,齐白石50岁才开始画画,你发现了什么?(他们的起点也不一样)8.课件出示: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齐读板书:不同方面为什么说“顽石”?(特殊的含义)9.古今中外还有谁也想他们一样?(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简单谈)10.出示贝多芬的事迹资料,让学生学习本文用简洁概括的语言来证明滴水穿石的启示11.第4小节和第3小节的作用是一样的,自己读明白一个是正面,一个是从反面说明。四、铭记启示,深化认识1.所以我们要铭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5、读、背一背2.李老师的嗓子很不适合唱歌,如果我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是否会成为和大家崇拜的那些歌唱家一样的人呢?(选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很重要)3.结束语:带着收获走出课堂,带着自信走向成功。22滴水穿石的启示难目标专一成举例说明:围绕观点持之以恒不同方面正面、反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