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题画二则》教学设计

《板桥题画二则》教学设计

ID:42294413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2

《板桥题画二则》教学设计_第1页
《板桥题画二则》教学设计_第2页
《板桥题画二则》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板桥题画二则》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板桥题画二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领悟文段中蕴含的道理,品味清新俏丽的语言特色;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创新求变的精神。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文章主旨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绘画技法及其创作理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第一则)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由郑板桥的几幅绘画作品导入新课。二、作者简介与解释文体1、简介作者的生平及其在竹画艺术上的成就:郑板桥(公元1693~1765年),名燮,号板桥,江苏兴化人。自幼丧母,早年的生活十分贫寒,在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

2、。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12年的官场生活,目睹腐朽和黑暗,使他在61岁时愤而罢官归去,仍回到扬州,重新过着“二十年前旧板桥”的卖画生活,郑板桥诗、书、画、印皆有成就,号称“四绝”。其画秀丽苍劲,随意挥洒,笔趣横生,尤善兰、竹、石;他几十年如一日,深思熟虑,不断实践,到了66岁时,其墨竹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诗文讲究真情,傲放慷慨,恻恻动人;书法圆润古秀。他的治印艺术虽不及书画艺术影响大,却是他书画艺术中不可缺少的特定形式,他在一幅画卷中常用印5-6方,最多则11-12方。2、解释文体:题画:写在画幅上的文字。题画或文或诗,一般比较简短。从内容上看,有的叙写作画缘由,有的

3、点拨墨情画意,有的借题寄意写志,涉笔相当宽泛自由;然而都是为了追求画面与题词相互补充之用和相映成趣之妙。板桥的许多题画作品除了阐述他的艺术观、创作意图外,还表达了关心百姓的思想感情。三、疏通字词1、注音:倏(shū)变相(xiàng)化机(huà)(jī)藐兹(miǎo)(zī)2、释义:倏:迅速;自尔:自然;化机:变化机巧;后学:晚辈,学生;藐兹:轻视这一点;变相:变化了的形态。四、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思考问题:(1)课文的第一则主要分几层?(2)各层分别讲了哪些主要内容?(3)“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各指什么?(4)这一则强调了怎样的艺术创作规律?教师在教学过

4、程中应及时纠正字词的读音、断句,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诵能力;对文中不易理解的语句和字词,让学生分析、讨论,各抒己见,然后教师进行提示、点评、明确,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讨论后明确:(1)(2):可分两层或三层,允许有不同的见解。先描写了自己的清晨所见,描述了自己作画的过程,最后对自己的体会加以总结。(3)“眼中之竹”:竹的自然形态;“胸中之竹”:动笔之前,作者思想中的竹子的形态,是有作者的主观活动参与其中的审美意象,融入了作者的感受;“手中之竹”用手画出的竹子。(4)强调了“意在笔先,趣在法外”的道理。五、小结:郑板桥不但善画,还善于总结经验,他在画竹实践中总结出

5、的创作理论,颇具真知灼见。这篇文章便是郑板桥画竹及其技法的心得。第一则作者由“眼前竹”到“胸中竹”、“笔下竹”,最后总结出“意在笔先”、“趣在法外”的作画经验。第二课时(学习第二则)一、复习提问:第一则作者阐明了怎样的绘画技巧?二、师生共同研读第二则: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层次及内容。学生交流后明确:先论述自己与文与可画竹的区别,然后阐释从“胸有成竹”与“胸无 成竹”中得出的道理:后辈人不要一味模仿古人,要有自己的艺术主见。三、问题探究让学生分析讨论,然后教师适当点拨、明确。(1)“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在本文中的含义是什么,现在常用的意思又是什么?“胸有成竹”在本文中的含义是人在

6、画竹子时,心里已经构思了一幅竹子的形象。现在常用“胸有成竹”来形容做事情之前已经有了周密的考虑、计划或者安排,比喻做事之前就已经有了把握。(2)作者为什么说“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因为虽然作画的技法不同,然而两者所追求的境界是一致的:即艺术要师法  自然,独出新意,而不能“妄拟前贤”、“陈陈相因”,只有这样才能“脱尽时习”、“秀劲绝伦”。四、小结: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虽“胸无成竹”,但有多年生活积累,信手拈来,亦成章法,与“胸有成竹”一个道理。这一则在对比中突出了板桥作画的特色,强调了板桥作画时的变化求新。五、作业:动手收集郑板桥的绘画作品,任选一

7、幅写一段赏析文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