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4】2013高考历史 (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中

【备考2014】2013高考历史 (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中

ID:42297009

大小:1.30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12

【备考2014】2013高考历史 (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中_第1页
【备考2014】2013高考历史 (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中_第2页
【备考2014】2013高考历史 (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中_第3页
【备考2014】2013高考历史 (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中_第4页
【备考2014】2013高考历史 (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中_第5页
资源描述:

《【备考2014】2013高考历史 (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L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29.L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29.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外交。结合材料“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运用近代化史观,可知C项正确。材料指的是领事馆这一机构的设立,未涉及

2、外交方面领事制度的建立,排除B项;A、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本题应选C项。14.L1,Q4[2013·四川卷]课程变化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2年四川军政府令:“前清小学教科书,凡有尊儒崇满清及不合共和国宗旨等课,分别订正。”9月又饬废止读经,禁用清朝会典律系等为教科书。高初等小学加授缝纫课,高小改中国文为国文,中国史为本国史,格致课改为理科,增设英语,又饬注意体操、音乐、图画、手工等科。(据贾大泉(四川通史)卷七)(1)根据材料一概括1912年四川小学课程指导思想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其积极作用。材料二(2)上图所示教材出现

3、在新中国哪一时期?当时教材所呈现的特色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材料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高中历史教材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表述为三个方面: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疯狂的殖民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大多表述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相关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并推动其进行民主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科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

4、业革命推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密切了国际交流,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据高中历史教材整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个时期高中历史教材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体现了何种不同的历史观?说明现行高中教材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时代要求?14.[答案](1)变化:从重儒家经典向突出共和国宗旨转变;作用: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助于宣传和维护民主共和。(2)“文革”时期;主要原因: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与阶级斗争紧密相关;开展“教育革命”“开门办学”,教材呈现出与工厂、社队紧密联系的内容。-1

5、0-(3)史观:前者主要是阶级斗争史观。后者主要是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方面: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贯彻;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解析]第(1)问,由“凡有尊儒崇满清及不合共和国宗旨等课,分别订正”“废止读经”“格致课改为理科,增设英语,又饬注意体操、音乐、图画、手工等科”可知,变化是从重儒家经典向为共和国服务。所起作用是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第(2)问,由图片信息可知教材为“文革”时期的。其原因可结合所学知

6、识,从当时的指导思想、“文革”对教育的冲击等方面组织答案。第(3)问,由“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可以看出是革命史观。“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相关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体现了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密切了国际交流……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体现了整体史观。“时代要求”应从我国经济发展、民主法治完善、经济全球化加快等角度回答。14.L1T4[2013·重庆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赵武灵王(前325—前299年在位)与肥义谋胡服骑射。国人皆不欲,

7、公子成(赵武灵王的叔父)曰:臣闻中国者,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穿)远方之服,臣愿王熟图之也!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材料二 凯末尔采取的一项激进措施,就是取消费兹帽,代之以西式礼帽。费兹帽是一种红色圆柱形的帽子,是当时穆斯林土耳其人的特殊服饰。他认为,土耳其人的这种装束是非常不合时宜的,是一种与现代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的打扮,土耳

8、其的社会(世俗化)改革必须从服装入手。他说:“自认为是文明的土耳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