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叩诗歌的大门之诗海拾贝之诗

轻叩诗歌的大门之诗海拾贝之诗

ID:42302914

大小:728.56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9-12

轻叩诗歌的大门之诗海拾贝之诗_第1页
轻叩诗歌的大门之诗海拾贝之诗_第2页
轻叩诗歌的大门之诗海拾贝之诗_第3页
轻叩诗歌的大门之诗海拾贝之诗_第4页
轻叩诗歌的大门之诗海拾贝之诗_第5页
资源描述:

《轻叩诗歌的大门之诗海拾贝之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海拾贝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了解古诗的特点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引导比较现代诗与古诗的异同。中国古代诗歌概述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最早的诗歌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总集——《诗经》。公元前4世纪,伟大的诗人屈原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楚辞,《离骚》是楚辞杰出的代表作。楚辞发展了诗歌的形式,打破了《诗经》的四言,从三、四言发展到五、七言。在创作方法上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诗

2、经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翻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注释:昔:从前。往:离开。依依:柳条迎风摆动的样子。思:语助词。此句意谓现在我回来了。雨:动词,下。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迟迟:缓缓的样子。载:又。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qián)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zhòng)锦官城。春夜喜雨注解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乃:就。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潜:暗暗地,静悄悄地。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

3、养。野径:田野间小路。俱:全,都。江船:江面上的渔船。独:独自,只有。晓:早晨。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花重(zhòng):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也代成都。春夜喜雨赏析诗人紧扣诗题的“喜”字,对春雨作了细致入微的描绘。这首诗,前两句写雨适时而降,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三、四两句写雨的“发生”,其中“潜”、“润”、“细”等词语道出了雨的特点;五、六两句写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

4、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最后两句仍扣“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红湿”、“花重”,体物可谓细腻至极。全诗未着一个“喜”字,而“喜”字却渗透于字里行间,这种靠形象来“说话”的艺术手法是值得我们效法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注释】①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所见所闻。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流小桥,构成了江南山乡夏夜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而贯彻全篇的却

5、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丰收的喜悦。作者善于抓住夏夜山乡的特点,又理解农民对丰收的热望,加上笔调轻快,语言优美,音节和谐,使人读了这首词仿佛临其境,馀味无穷。 ②《西江月》: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③黄沙:黄沙岭,在信州上饶之西,作者闲居带湖时,常常往来经过此岭。 ④别枝:旁枝。⑤旧时茅店:过去很熟悉的那一所茅草店。 ⑥社:土地庙。社林:土地庙周围的树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简析】词的上片以鸟惊、蝉鸣、蛙噪这些山村夏夜特有的音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颇不寂寞;词的下片以轻云小雨,天气的突然变化,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发现

6、,表现夜行乡间的轻松和饶有兴趣。上下片都写的情真景真,笔调轻快,是一支醉人的乡间夜行曲。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天净沙秋[注释]①天净沙:曲牌名②残霞:晚霞。③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   ④飞鸿影下:雁影掠过。天净沙秋本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不着一个“秋”字。本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至此,读者眼前的秋景也由先

7、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本曲仅二十八字,但语言简练优美,意义深刻。刘禹锡曾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本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真是所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啊!诗歌的起源:诗是最古老也是最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民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歌的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包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诗歌的表现手法:赋、比、兴现

8、代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1、比拟2、夸张3、借代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1)古诗(2)楚辞(3)乐府诗(4)歌行体近体诗:(1)绝句:每首四句,无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2)律诗:每首八句,无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