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专题一第一讲熟语(包括成语)

部分专题一第一讲熟语(包括成语)

ID:42310453

大小:1.39 MB

页数:75页

时间:2019-09-12

部分专题一第一讲熟语(包括成语)_第1页
部分专题一第一讲熟语(包括成语)_第2页
部分专题一第一讲熟语(包括成语)_第3页
部分专题一第一讲熟语(包括成语)_第4页
部分专题一第一讲熟语(包括成语)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分专题一第一讲熟语(包括成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特别说明:新课标全国卷以及按照新课标全国卷模式自主命题的辽宁卷,自新课标高考命题以来均未单独设题直接考查字音、字形和标点符号等考点,加之这三个考点主要是以平时识记积累为主,故本书不再专门划分专题讲解和训练,而是以附录形式和其他积累性知识一起汇编于《智慧书屋、书不离手》中,供考生平时翻阅使用。高考这样考我们这样办熟语以四字成语为考查重点,兼顾一些常见的俗语、谚语、歇后语等,新课标卷模式近几年只考查了成语1.积累一定数量的常考熟语(包括成语),注意分类处理2.把握词语的含义、词语轻重、词语的褒贬色彩和词语的适用范围

2、。注意词语的习惯搭配。高考这样考我们这样办2.题型:判断辨析型选择题、填充辨析型选择题、替换辨析型选择题以及填空式的主观题,新课标卷模式近几年均是以判断辨析选择题形式考查3.注意分析具体语境的表达目的,根据需要选择运用恰当的词语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等。1.成语成语是一种固定短语,音节多以四字为主,大部分是古代流传下来的。自古代寓言,如“揠苗助长”“望洋兴叹”;历史故事,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古代诗文,如“扑朔迷离”“秋毫无犯”;。现代人的生活与著作,如“古为今用”“尘埃落定”。成语最能体现熟语的两个特点,即结构的稳固性

3、和意义的整体性。我们学习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切忌望文生义。如“文不加点”“如履薄冰”“七月流火”“石破天惊”等,常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当然,成语也并非永远固定不变,有的意义、色彩可能发生变化,如“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2.谚语谚语是口头俗语,一般是完整的句子。谚语也叫“俚语”“俗语”“直言”,是在群众中间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口耳相传和凝聚着前人的智慧与经验是它的两个基本特点,它一

4、般都能揭示一个客观规律或反映一个领域内的事理,使人从中受到启示。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等。谚语与成语的区别:1、成语大部分是书面语,谚语多是口头俗语;2、成语一般作句子成分,谚语是完整句子;3、成语形式比较固定,谚语较为灵活,容许有改变。如“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喻世明言》),也可说成“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金瓶梅》)。3.惯用语惯用语是指具有特定含义、形式短小、口语性很强的固定短语。首先,惯用语一般不使用字面意义,而是通过比喻或引申概括出一个新的意义。如“打预防针”,字面义指注射预

5、防疾病的针剂,比喻预先进行提醒、教育,使人有所警惕,以防发生不利的事情。其次,惯用语的口语色彩和感情色彩都十分浓厚。如“拍马屁”“穿小鞋”等。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也有多字的,如“解铃还须系铃人”“远水救不了近火”等。惯用语与成语的区别:1、惯用语口语色彩浓,成语书面色彩浓;2、惯用语含义单纯,成语含义丰富;3、动宾结构的惯用语,其间可以依据表达的需要插入定语或补语,如“敲边鼓——敲了一阵子边鼓”,而成语一般不能随意插进别的成分。4.歇后语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其表意重点在后半部分。如“外甥打灯笼——照舅

6、(旧)”,前半部分“外甥打灯笼”只是引子,称为“头”,后半部分,谐音双关,点明整个歇后语的含义,称为“尾”。歇后语常用的修辞手法是双关。如“老虎驾车——谁赶(敢)”,用“谁赶”对“老虎驾车”作字面上的解释,实际上它的真正含义是指某件事情没有人敢去做。歇后语的艺术效果主要有两方面:形象生动和风趣幽默。这主要体现在“引子”部分。“引子”部分的以下三个特点都有助于形成这种艺术效果:①取材广泛,人物、鬼神、动物、植物、食品、器物、民俗等,无所不包。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②想象新奇,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塑造出种种人们意想不到的形象。如“老虎戴佛

7、珠——假充善人”(拟人),“三张纸画张脸——好大的面子”(夸张)等。③深具悬念性。拿去歇后语后半部分,“引子”能引发人们许多联想,待答案揭示,又恍然大悟。如“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光看其前半部分会使人们想到老鼠“给人带来麻烦”“令人讨厌”等语言,但看到后半部分,自然会露出会心的笑容。5.格言格言是具有哲理的言简意赅的语句,大部分是出自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高考一般不直接考查,主要是通过写作体现。如“知识就是力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格言和谚语的区别:第一,来源不同。谚语来自人民群众;格言是名言记录,大都可见于文献记载。第二,意

8、义色彩不同。谚语通俗,口语色彩鲜明;格言书面语色彩浓厚,有些必须加以解释才能理解其意义。第三,格言比谚语的哲理性和教育意义更深刻,大都意味深长,令人警醒。辨析使用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