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治邺》习题2

《西门豹治邺》习题2

ID:42312830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2

《西门豹治邺》习题2_第1页
《西门豹治邺》习题2_第2页
《西门豹治邺》习题2_第3页
资源描述:

《《西门豹治邺》习题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西门豹治邺》习题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1~2题。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①。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②。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①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别群”,其鸣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②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1、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

2、感情。2、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羡慕姜子牙○1姜子牙,渭水钓鱼的老翁,武王伐纣的军师,《封神演义》里呼风唤雨的姜半仙。说实话,年轻时我真没把他当回事儿。没想到,有把年纪,又人生屡屡受挫后,我对姜老先生越来越羡慕了,他的运气实在太好了。○2他本是殷纣王宫中一个小吏,跟纣王干了不少年,也就是说是个有“历史污点”的人,大有潜伏特务的嫌疑。可是,弃暗投明后,在周文王这里不仅丝毫不受歧视,不被怀疑,反而被委以重任,掌管大权,居然能在那么多“根正苗红”的人中脱颖而出,鹤立鸡

3、群。让我羡慕。○3从各种历史记载来看,他既没有名师指教,也非名校毕业;既没有任何学位,在网上也查不到他的学历证书,最多算是个“自学成才”的准知识分子。然而,他却没有因此被拒于门外,而是被充分信任,拜相入将,高举帅旗,运筹帷幄。让我羡慕。○4谁都知道,对当官的来说,“年龄是个宝”,如果年龄一过线,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也得退休下岗。可姜子牙在渭水河畔遇到周文王时,已年过八旬,发白齿落,老态龙钟,重孙子都会打酱油了。人家周文王依然恭恭敬敬发地把他把宝贝一样,封高官,居帅位,掌大权,让他威风八面,再造乾坤。让我羡慕。○5众所周知,能在朝中翻云覆雨,掌控局面者,无不有门有派,

4、舍此便孤掌难鸣。寸步难行,迟早垮台。姜子牙偏偏是与谁都瓜葛,既非名门贵胄,又非派系头头。他“净身”入仕,但却能在朝中站得住,叫得响,毫无孤立之感,终于成就千秋大业。让我羡慕。○6古往今来,贤士能人入仕之途,或当面自举,可他人推荐,或考试录取,或层层选拔。可姜子牙却剑走偏锋,独出心裁,为引起周文王注意,在渭水之畔直钩无铒垂钓三年,精心上演“行为艺术”,且编歌谣叫渔翁、樵夫到处传唱,为自己造舆论,可谓术不正,路子歪,君子不齿。但周文王并不因姜子牙功利心太重,进取之意太旺而心存鄙视,照样重用不疑,全权相托。让我羡慕。○7看来,“不拘一格用人才”,别人都无非是说说而已,人

5、家周文王可是真干呀!(节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第○5段跟前面的各段一样,都侧重介绍姜子牙的诸多“不足”但很幸运,其实这都是在赞扬周文王的“不拘一格用人才”。B、第○6段先言古往今来的贤士能人的种种入仕之途,是为了衬托姜子牙的剑走偏锋,独出心裁。C、为引起周文王注意,姜子牙精心上演“行为艺术”并为自己制造舆论,这些都是“君子不齿”的做法,这说明姜子牙是小人。D、周文王照样重用功利心太生、进取之意太旺的姜子牙,说明他能识人,并不为世俗正统观念所束缚。E、文章围绕“羡慕姜子牙”这一论题,结合姜子牙的人生际遇,直接联系当

6、今生活实际,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论述。4、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姜子牙的幸运的?5、“别人都无非是说说而已,人家周文王可是真干呀!”对这句话如何理解?参考答案1、辛弃疾和陆游都生活在南宋时期,山河沦陷、百姓涂炭、朝廷腐败、奸臣横行,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词中写鹧鸪与杜鹃啼鸣,巧妙地借用鸟鸣的谐音,传达出天下百姓热切盼望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呼声,表达了作者国耻未雪、壮志未酬的忧愤和有家难归的飘零之感。2、辛词写“山深闻鹧鸪”背景辽阔;“愁”在先而闻鹧鸪在后,愁上加愁。陆词写“常啼杜宇”与“林莺巢燕总无声”对比;闻杜宇在先而“愁”在后,牵惹愁思。解析:此题答案较开放,不限

7、定分析哪一首,也不要求两首比较分析,只要将一点分析清楚即可,分析未扣住“夜闻鸟鸣”的不对。3、C、EC项“这说明姜子牙是小人”有误;E项“直接联系当今生活实际,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论述”错,应是“暗射当今用人之弊”。4、出身低微,没学位没文凭,年龄大,无后台,有缺点(功利心太重,进取之意太旺)。5、“不拘一格用人才”古往今来的许多人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领导者应该身体力行,只要是人才,就要“不拘一格”地任用;讽刺当今的一些领导者的用人观念和当今社会的用人现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