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1]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1]

ID:42314392

大小:6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2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1]_第1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1]_第2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1]_第3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1]_第4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咏雪》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9题。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②“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③“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编著的《》一文。2、解释加点的字词。内集:儿女:俄而:欣然:差可拟:未若:因风起: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①②③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2、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的家庭气氛。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撒盐/空中差/可拟B.白雪/纷纷何/所似C.未若/柳絮/因风起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6、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7、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6答:8、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答:9、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

3、容飞雪的比喻词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词:诗句:⑴⑵《陈太丘与友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③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加点的字词。与友期行: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尊君在不:待君久不至:相委而去:家君: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①②③3、“期日中,过中不至”说

4、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还可看出友人是个的人。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是6,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4、元方对友人的评价是,从而课文想告诉我们的道理。5、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陈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说说你的看法。答:6、你能写出几个古代少年机智聪明的故事吗?答:7、从元方的两处对话和一次行动中,你能看出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答:《山市》阅

5、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题。1、填空:《山市》选自        作者    字世称“” 代文学家。本文描写了变幻莫测的    ,作者行文以“忽见”、  、忽、     、     、“倏忽”等表时间性的词语来贯穿全文,使文章层次显得很清晰。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飞甍(  ) 高垣(  ) 禅院(   )逾时()连亘(  )倏忽(   ) 睥睨(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然数年恒不一见 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往来屑屑     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连亘六七里   或凭或立,不一状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见山上人烟市肆尘气莽莽

6、然,城市依稀而已6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②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③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7、                              ④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5、请用课文原句填空。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山市蜃楼变化的各阶段的景况。“山市”的形成阶段:  “山市”的发展阶段:                    “山市”的高潮阶段:“山市”的消失阶段:6、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山市的特点:                。7、课文开头一句“奂山山市……恒不一见”在文中有什么作用?8、“中有楼若中,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这句话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8、                     答案:文言文部分答案《咏雪》61、刘义庆、《世说新语》2、(家庭聚会)(子侄辈)(不久,一会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