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

ID:42317653

大小:2.34 MB

页数:83页

时间:2019-09-12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_第1页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_第2页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_第3页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_第4页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冠县疾控中心2015年9月内容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概述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相关内容传染病信息报告的日常管理几种传染病的报告要求建议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医疗机构部分)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 工作概述法定传染病规定报告病种的变迁1955年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制定了《传染病管理办法》,对传染病进行了分类管理。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乙两类13种传染病。为了加快控制和消灭急性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1978年9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颁布实施。规定管理的急性传染病分为甲乙两类25种传染病。

2、1989年2月21日,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5种。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完成修订。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七号公布,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2004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7种。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丙类传染病;2009年4月30日,卫生部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至此,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9种。2013年11月1日,国家卫计委将

3、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从2014年1月1日起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流行性感冒。传染病信息报告方式的变迁按卫生部规定,医疗机构按规定时间报出传染病报告卡(未实行报告卡以前为发病数),各级防疫站按统一表格进行旬报、月报、年报报告。医疗机构-县级卫生防疫站-地市级卫生防疫站-省级卫生防疫站-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采用手工报表邮寄的上报方式一直延用到1987年。1987年,全国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建立,首先建立了“全国疫情报告微机通讯网”,实现了国家与省之间的联网。随着国家卫生信息网建设项目的实施,从最初的中央与省的“点对点”通讯

4、方式,发展到国家-省-市三级联网,2002年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四级联网。2004年1月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正式启动,依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9年初我省乡镇卫生院以上的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现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现行的传染病监测网络近年来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8月28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第37号令)《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

5、报告管理规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及各级人民政府发布实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2005试行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5]648号)《卫生部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各种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各种传染病的诊疗、防控方案。……传染病信息报告

6、管理规范(修订中)管理原则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有关部门与机构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履行不同职责。组织机构职责各有关部门与机构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履行的职责: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新增)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组织机构职责-医疗机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及自查)制度;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诊断标准及)信息报告管理培训;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以及信息报告质量考核与评估)。(《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确立或指定具体部门和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

7、报告管理工作。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必须配备2名或以上专(兼)职人员,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必须配备1名专(兼)职人员。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应配备传染病信息报告专用计算机和相关网络设备,保障疫情报告及其管理工作。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日常管理、审核检查、网络报告(数据交换)和质量控制,定期对本单位报告的传染病情况及报告质量进行分析汇总和通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承担本辖区内不具备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的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传染病信息报告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

8、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依法报告的传染病,由责任报告人负责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