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数和负数的教学设计

正数和负数的教学设计

ID:42321222

大小:1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2

正数和负数的教学设计_第1页
正数和负数的教学设计_第2页
正数和负数的教学设计_第3页
正数和负数的教学设计_第4页
正数和负数的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数和负数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2、数学思考: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3、解决问题:会用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教学重点:正、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教学过程:活动流程及活动内容和目的活动1问题引入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数起源于生活。活动2活动安排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从而引出问题。活动3举例说明用更多事例,丰富问题情境。活动4学习负数的概念说明什么是正、负数。活动5负数概念的应用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活动6负数概念的巩固全面认识正数和负数。

2、教学过程设计活动11、请同学们数一数自己的文具盒中共有几支笔。(若干支笔)2、请一个同学数一数老师手中的文具盒中有几支笔。(没有笔)3、用一把小刀把一个苹果切成两半,半个苹果怎样用一个数来表示?4、书P4图1.1-1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活动21、各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同学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同学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获胜。2、各小组研究各自手中的温度计上刻度的确切含义,然后各小组派一名说出其中三个刻度的含义,请另一组一名同学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获胜。师生行为1、教师说出指令:向前两步,向后两步;向前一步,向后三步;向前四步,向后一步;向前四步,向后两步。一名学生按老

3、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学生在黑板上速记。2、一名同学说出指令:零上10℃,零下5℃,零上35℃。零上15℃,零上48℃,零下12℃。另一名学生按指令在黑板上速记。引入新课:教师分析同学们的活动情况,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也参与表演。用符号表示出:+2、-2、+1、-3、+4、-1、+4、-2、+10、-5、+35、+15、+48、-12等,让学生感受引入符号的必要性。活动3问题展示1、某机器零件的长度设计为100㎜,加工图纸标注的尺寸为100±0.5(㎜),这里的±0.5代表什么意思?合格厂品的长度范围是多少?2、有三个队参加足球比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

4、,蓝队胜红队(1∶0),如何确定三个队的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师生行为教师解释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介绍确定足球比赛排名顺序的规定:两队积分不相同,积分高的队排名在前;两队积分相同,净胜球多的队排名在前;两队积分,净胜球数都相同,进球多的队排名在前。按照上述规定,红队第一,蓝队第二,黄队第三。学生思考-3~3℃、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0.5的意义。活动41、在师生活动中和问题中出现了一些新数据:-3、-2、-5、-12、-0.5它们表示什么含义?2、我们小学知道,数0表示没有,仔细观察上述的各例子,数0都表示没有吗?数0是正数吗?是负数吗?师生行为教师讲解:我们把这种前面带有“—”号的数叫

5、做负数。并说明:为与负数相区别,我们把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例如3、2、0.5等,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例如,+2、+3、+0.5。就是3、2、0.5。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教师说明数0的意义。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是表示“没有”。活动5展示问题1、学生举例说明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2、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的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珠穆朗玛峰的

6、海拔高度为8848米,它表示的什么含义?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米。它表示什么含义?3、记录帐目时,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负数表示支出款额。则收入254元可记为多少元?支出56元可记为多少元?4、P5图1、1—21、1—3师生行为教师安排学生分小组活动:举一些实际中用正数、负数表示数量的例子。学生分组相互交流并推选代表发言。教师与同学一起对各代表的发言进行评价。教师解释: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后来正数和负数在许多方面被广泛地应用。例如,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的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活动61、练习P52、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

7、说吗?3、作业p71、2、3师生行为教师巡视、辅导。及时纠正错误。学生交流、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