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使用

拟行路难-使用

ID:42335499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3

拟行路难-使用_第1页
拟行路难-使用_第2页
拟行路难-使用_第3页
拟行路难-使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拟行路难-使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拟行路难》教案教材分析《拟行路难(其四)》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一单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高中语文实验教材中的选修教材,它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第一单元的题目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主要学习如何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容与主旨,围绕这一目标,介绍两种阅读诗歌的方法:“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我们在欣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要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材料,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与时代,把握他们的心灵历程与精神世界因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另外,古代诗人尤其是一些大家的名作,往往还反映了那个特定时

2、代的社会风气与时代精神我们要深入欣赏和把握其中的内容和旨趣,就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洞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志与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否则,就只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像欣赏《拟行路难》时首先要知道当时实行的是门阀制度,寒族士人普遍在政治上遭受到不公平待遇,这样才能深入理解诗歌中所表现出的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愤激,决不仅仅是鲍照的个人牢骚与私愤,而是有着深广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知人论世”就是为理解某个人的作品,而了解这

3、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分析学生大部分学生对诗词阅读的兴趣不浓,欣赏诗词的能力停留在对诗词内容的感性认识这一层面,不懂得如何挖掘文本蕴含的深层含义,对欣赏诗词的方法所知甚少。这一节课,我将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提高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借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阅读诗词的兴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及其生平;(2)掌握诗歌的内容(3)培养学生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4)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诗歌阅读能力2、过程与方法(1)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2)通过与李白的《行路难》的比较阅读,让学

4、生进一步理解“知人论世”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在逆境中的抗争精神,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2)准确把握诗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及其生平,掌握诗歌的内容(2)培养学生“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阅读能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的意旨教法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针对本文特点,本科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法来领悟作品

5、内容和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师适时点拨,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与他的遭遇联系起来,通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挖掘作品的深度与广度。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参与课堂、体验课堂,在教学活动的参与中找到成就感,找到阅读的乐趣。采用这些教学方法,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有力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且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激趣导入——带着兴趣走入诗歌课堂初中时我们学习过李白的《行路难》,请尝试背诵这首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

6、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本是乐府杂曲,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提问:本诗哪些地方提到行路难?明确:“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提问:此处“行路难”仅仅指交通阻塞吗?明确:还指人生道路,具体说坎坷就是作者做官、施展抱负的政治之路不平。提问:面对此种境况,作者也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可是作者最终的选择是什么?明确:面对困境,仍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未来可以乘风破浪直济沧海。《行路难》虽为精品,但借用“行路难”这一乐府旧题来写诗的,李白并非第一人,他之前还有一位诗人鲍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拟行路难》,比较两篇作品的异同

7、,并从中领悟鲍照对唐代诗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二、以意逆志——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一)诵读——秀出你的声音(通过不同方式的诵读,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1、自读——找出不足,不断改进(请好好读1-3遍给自己听,看看自己哪些读得还行,哪些还需要改进)。2、互读——相互评比,继续改进(请把你最好的朗读奉献给你的同桌,并且让他/她给你评一评,出出主意,改进一下)。2、展读——秀出亮点,共同学习(诵读比赛,秀出你优秀的诵读,由2—3名读得较好的同学来诵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