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蕖》教案2

《芙蕖》教案2

ID:42344594

大小:5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13

《芙蕖》教案2_第1页
《芙蕖》教案2_第2页
《芙蕖》教案2_第3页
《芙蕖》教案2_第4页
《芙蕖》教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芙蕖》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芙蕖》教案课前预习:1、写出阅读时遇到的生字词并注音。(写在书上)2、《芙蕖》作者_____,字_____,_______(朝代)著名文学家,著有《_________》,是他对自己生活的所见所闻的总结性的书。3、芙蕖的别名还有哪些?请写出来并分别写出含有该别名的诗句。课程标准:了解课文涉及的作家作品知识。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积累文言词语。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分析思路,学习本文总分总的写作方法。3、品味语言,体会

2、本文生动的语言特点。4、探求情感,培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评价任务:1、掌握文中文言词语的意思。2、对照注释准确地翻译课文,流畅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观点。3、体会作者对荷花的赞美、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古往今来,莲花常常被人们所亲睐推崇,那端坐莲花宝座的佛祖成了参禅悟道之人心中至善至美的化身,而寻常百姓将“鱼戏莲叶间”的画面赋予了“连年有余”的美好愿望,文人雅士对莲更是爱得痴狂,周敦颐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洁,杨万里爱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明艳,清朝

3、戏曲理论家李渔酷爱莲花,竟然以此为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李渔的《芙蕖》。二、明确目标(展示课件)1、积累字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分析思路,学习本文总分总的写作方法。3、品味语言,体会本文生动的语言特点。4、探求情感,培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三、文本研读1、初读课文,感知文本(1)、范读课文,要求①、注意字音②、注意节奏(2)、学生自读课文,巩固字音、节奏。2、再读课文,理解文本。要求(1)、结合注释,同位合作,翻译课文,圈出难以理解的字词。(2)、师生共同解决重点字词。诸、岁、性、得、

4、倚、故、袭、备令、秋、日高日上、妍、迨、徂、资、结实、馥、逐芬堪、备、经适、五谷之实、塞责、病、怠、菅3、三读课文,解读文本(1)、划出中心句,理解结构。①、读课文,划出中心句,思考A、找出总起全文的一句,并回答全文抓住了这一句中的哪两个字来写?(可人)B、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芙蕖的可人的?(可目、可鼻、可人、可用)C、本文中哪一段话总结了上文?这一自然段的句子各照应了2-5自然段哪些方面?A中心语句依次是:“芙蕖之可人,不一而足”——“可目”——“可鼻”——“可口”——“备经年裹物之用”(可简化为“可用”)—

5、—“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可改为“种植之利莫大于此”)——“四命之中,此命为最”。B开头说“予夏季倚此为命”,结尾说“四命之中,此命为最”,突出了作者对芙蕖的酷爱,前后照应紧密。开头“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为总领句,引出下文“可目”“可鼻”“可口”“可用”,然后以“种植之利”作结,是文中的主体部分。据此可见,全文的结构是:总说(“可人”)——分说(“可目”、“可鼻”、“可口”、“可用”)——总收(此命为最)结尾的特点是抒发感慨,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芙蕖酷爱,也显示了作者淡泊的心境。C分析:第6段

6、用议论总结荷的优点,“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照应第2段从荷钱出水到莲蓬和翠叶并擎的全过程。“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照应第4、5段的“可口”、“可用”。“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以五谷对比,照应“可口”段。“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再一次以百花对比,照应“可目”“可鼻”两段。“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则照应1至5段。这一段,两句话,五个分句,没有一句不照应到前面的说明,结构严密到滴水不漏的地步。②、研析第二段A、读第二自然段,问“可目”一段中写了芙蕖生长的哪几个阶段?把描写芙蕖各生长阶段丰姿的词语找出来。把这

7、段中具有领起作用的虚词找出来(如果学生素质较差,可教师读一句,学生找一个)。去掉这些虚词感觉如何?明确:描写荷花各生长阶段丰姿的语言有:“荷钱出水”时的“点缀绿波”、“茎叶既生”时的“飘摇之态”、“袅娜之姿”,“菡萏成花”时的“娇姿欲滴”,“花之既谢”后的“亭亭独立”,“与翠叶并擎”。这些词语形象生动,美感较足,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芙蕖的酷爱与推崇,具有领起作用的虚词一共有8个,其中“自”、“及”、“迨至”、“及”领起了芙蕖从初生到衰败的各个阶段,“便”“则又”、“此则”、“乃复”领起了各阶段芙蕖的可人。B、在

8、细心体会虚词作用的同时,找出本段所用修辞手法,并说说其作用。明确:本段中所用修辞手法主要有反衬、顶真、对偶、拟人,其反衬突出了芙蕖的优点,拟人赋予芙蕖情感,读起来亲切、可爱,顶真使前后句联系紧密、气势通畅,对偶则形式整齐,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记起来方便。(学生回答有可能会把反衬当对比,可让学生明确两者区别。反衬一主一宾,以宾衬主,对比一个事物相对相反的两个不同方面,无主次之分)。①拟人:“及花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