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案(人教版选修1)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案(人教版选修1)

ID:42348564

大小:19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13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案(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案(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案(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案(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案(人教版选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案(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使用说明】认真阅读学习目标,依据知识结构并结合课本预习勾画课本,梳理基础知识并记忆,以备课堂检查。自主对“课堂探究”内容进行探究,及时上交,以备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用红笔标注,以备组内解决或教师解疑。【学习目标】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归纳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探讨孝文帝改革的影响。【重点与难点】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与条件难点:宗主督护制;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第一课时第一课改革迫在眉睫【课前导学】(阅读完成非常学

2、案p12页)(一)、改革的重要前提——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1)北魏的崛起:(2)统一黄河流域:统一于年;(3)改革的有利条件:(二)、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危机(三)、改革的推动力——统治者因素(1)、孝文帝即位:(权力保证);(2)、冯太后(汉族)临朝听政:(思想动员)(人才培养)(奠基作用)(3)、孝文帝精通汉文化,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自学过关】1、北魏统一北方的原因和意义;2、归纳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3、阅读“学思之窗”:你认为太武帝的言论反映了北魏统治者的什么问题?【我有问题问老师】【合作探究】

3、1、北魏虽然凭借武力统一了黄河流域,但统治者却寝食不安。分析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与形成原因。(孝文帝改革前面临哪些社会矛盾?这些社会矛盾是怎样产生的?不改革会造成怎样的后果?)2、结合教材分析北魏孝文帝实施汉化改革的有利条件有哪些?【课堂检测】1.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括A.阶级矛盾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民族矛盾D.鲜卑族内部矛盾-8-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崔浩这位汉族儒生受到重用反映的问题是A.他是汉奸,卖国投敌B.

4、北魏喜欢利用汉人打汉人C.鲜卑不断学习汉族文化D.鲜卑与汉族融为一体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条件是①北魏统一北方②民族融合③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④民族矛盾尖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4.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B、接受汉族先进文化C、促进北方的民族融合D、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5.下列人物中,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是A、道武帝B、太武帝C、冯太后D、孝文帝6.下列表述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观背景的是A、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B、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C、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

5、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D、孝文帝有卓越的胆识和远见7.北魏改革迫在眉睫的依据主要有①豪强地主隐瞒赋税②农民负担沉重③汉族与鲜卑族矛盾冲突④农民起义不断发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8.推动孝文帝改革因素有①社会矛盾的尖锐②冯太后的推动③农民起义不断④孝文帝自幼饱读儒学经典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9.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主要有①实行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人②赋税征收严重不均,农民负担重③民族矛盾日渐突出④冯太后崇尚“汉法”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

6、③④10.下列关于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统治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凭借武力征服B、实行一些汉化措施C、开始实行编户D、重用儒生,兴办太学11、材料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以上材料说明孝文帝在哪些方面的造诣?有何影响?第二课时第二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课前导学】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概

7、念:封建化是指处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阶段的少数民族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鲜卑政权的封建化主要指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

8、过程;2.从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3.从社会转型角度讲,民族融合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民族融合的途径有:友好往来、民族迁徙、反抗统治者压迫、自身改革、和亲等-8-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孝文帝改革一、前期(重点:新制)1、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2、推行均田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