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2014届高考地理核心考点冲刺 地球与地球运动

(备战高考)2014届高考地理核心考点冲刺 地球与地球运动

ID:42350826

大小:27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3

(备战高考)2014届高考地理核心考点冲刺 地球与地球运动_第1页
(备战高考)2014届高考地理核心考点冲刺 地球与地球运动_第2页
(备战高考)2014届高考地理核心考点冲刺 地球与地球运动_第3页
(备战高考)2014届高考地理核心考点冲刺 地球与地球运动_第4页
(备战高考)2014届高考地理核心考点冲刺 地球与地球运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2014届高考地理核心考点冲刺 地球与地球运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备战高考)2014届高考地理核心考点冲刺地球与地球运动强化题根训练"一、三年高考概况1.题目难度较大,考生选择该专题得分率较低。2.从考查内容看,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查较多。3.题型比较灵活,选择、计算、判断分析等都有。二、马年高考策略1.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2.加强贴近高考的典型题训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三年高考回放1.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1)巧用数轴计算时间时间的计算几乎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计算时间时利用数轴进行计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如下:首先要弄明白数轴上的

2、数与时区、经度的关系:数轴上的原点对应中时区中央经线即0°经线,+1到+12对应东一区到东十二区中央经线的位置,-1到-12对应西一区到西十二区中央经线的位置,0到+12对应东经0°到180°,0到-12对应西经0°到180°。如下图所示:实际操作方法:第一,画一数轴,数轴上只需有原点(即中时区中央经线的位置)和正、负方向,刻度不用画。第二,在数轴上表示出两个时区的位置,东时区在正方向,西时区在负方向。并计算出两时区在数轴上的距离(用S表示)。第三,在两个时区之间画一箭头,方向由已知时间的时区指向未知时间的时区。如果箭头指向负方

3、向,就用已知时间减去S。如果箭头指向正方向,就用已知时间加S。(2)日期的变更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日界线(人为日界线),即180°经线,该日界线的位置不变,但是时间在变化;另一条是0时经线(自然日界线),它的位置是变化的,但时间不变,且当太阳直射0°经线时,两条日界线重合,全球只有一个日期。除此之外,地球上有两个日期。如下图所示:7新的一天的范围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向东至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180°经线向东至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80°经线上的地方时是几时,新的一天的范围所占时间就

4、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新一天的范围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上的地方时就是几时。【特别提醒】1.确定特殊时刻的常用方法(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2)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3)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4)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5)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是0时;(6)晨昏线与极夜最大范围的纬线相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7)晨昏线与极昼最大范围的纬线相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2.两个日期所占比重的计算技巧(1)早的一天所占的比重为:国际日界

5、线的时间/24。(2)晚的一天所占的比重为:1-(国际日界线的时间/24)。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1)昼夜长短的判断①昼夜长短的判读: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②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与太阳直射点位置无关。③同纬度地区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昼长相同,而且

6、一年中昼最长+昼最短=24小时。④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地区,北半球的昼长等于南半球的夜长。⑤纬度越低昼夜变化幅度越小,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⑥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且距二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2)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①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②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③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夜长时间=24-昼长时间

7、(3)利用“对称法则”突破昼夜长短规律的技巧①同一天中,南北半球同一纬度的两点昼夜长短相反。如40°N昼长为13个小时,则40°S夜长为13个小时。二分日前后相同日期,其昼夜状况相同,即日出日落时刻相反。②一年中,同一纬度的地方,二至日前后相同的时间,昼夜长短相反,即日出日落时刻相同。如某地7月22日前后日出5时,则5月22日前后日出5时。③一年中,同一纬度的地方,二分日前后相同的时间,昼夜长短相反,如春分日后一个月(4月21日左右)和前一个月(2月21日左右)昼夜长短大致相反。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1)正午太阳高

8、度的年变化规律①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全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其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小于46°527′。如图中的A。②回归线上:全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其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等于46°52′。如图中的B。③回归线至极圈之间的地区:全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其年内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