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练习(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练习(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ID:42353207

大小:61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3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练习(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_第1页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练习(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_第2页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练习(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_第3页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练习(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练习(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练习(1)1.据报道,某地发生火灾,有三名小孩生还。这三名小孩采取的措施是: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嘴,一边低姿势前行。他们在逃生时主要利用了()A.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B.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C.低姿势前行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D.热空气密度小会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相对较少2.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B.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C.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3.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

2、三支不同的是()4.2013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B.具有吸附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5.利用所学知识判断,错误的一组是()6.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B.任何可燃性气体跟空气充分混合都有可能发生爆炸

3、,因此当天然气、煤气等发生泄漏时应杜绝一切火源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隔绝了氧气D.档案室内资料着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7.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8.下列几种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煤油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并冒黑烟B.浸透水的棉花球接触酒精灯火焰即燃C.硫在纯氧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D.甲烷与空气充分混合遇明火一定会爆炸9.一氧化碳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为()A.白色B.蓝色C.蓝紫色

4、D.黄色10.为了避免火灾,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严禁烟火B.禁止使用手机C.架高顶棚加强通风D.降低燃料着火点11.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A.CO最多,H2最少B.H2最多,CH4最少C.H2最多,CO最少D.CH4最多,CO最少12.某物质W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物质W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C、H、O三种元素B.只含C、H元素C.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含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13.在引燃细枯枝后,

5、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可燃物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14.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时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懂得钻木取火。钻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为______________。(2)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绝不允许违章操作。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______________。(3)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将一根火柴

6、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斜向下(如下图所示)。火柴在哪种情况下更容易持续燃烧?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5.取一只纸杯,在底部开一小孔,倒置在实验桌上(倒置时纸杯下垫木条使纸杯的下边缘一端稍稍抬起),用纸团堵住小孔,先收集满氢气后,拿掉堵小孔的纸团,用燃着的长木条在小孔处点燃氢气。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请写出B中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2)用理化知识解释C中纸杯被高高掀起的原因:______________。16.某同学在研究物质

7、燃烧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根光亮的铁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燃着的蜡烛火焰上,火焰很快熄灭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该铁丝圈放在高温下灼烧,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把铁丝圈取出冷却后铁丝表面呈黑色。试写出铁丝在高温时与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17.小文在学习“燃烧与灭火”的内容时,做了以下实验,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熄灭蜡烛火焰。(1)以上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是:实验1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2___________________

8、__。(2)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燃烧的概念和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燃烧的概念是___________。【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乙)与图甲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欲使图乙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