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

ID:42355268

大小:5.89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9-13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_第1页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_第2页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_第3页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_第4页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胸腔闭式引流术及护理主讲人:外三科内容提要1.胸膜腔有关知识2.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3.胸腔闭式引流的装置4.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胸膜腔有关知识胸膜腔是由脏胸膜与壁胸膜之间形成的封闭腔隙。腔内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浆液,腔内呈负压,压力为-8~-10cmH2O,吸气时负压增加,呼气时减少,稳定的负压有助于肺组织膨胀、维持呼吸正常,防止肺萎缩。两侧胸膜腔压力的平衡是纵隔位置居中的根本保证胸膜腔闭式引流目的: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积血;重建负压,保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膨胀适应证: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

2、脓胸或心胸外科手术后引流禁忌证:肺结核引流的原理当胸膜腔内因积血或积气形成高压时,胸膜腔内的液体或气体可排至引流瓶内。当胸膜腔内恢复负压时,水封瓶内的液体被吸至引流管下端形成负压水柱,阻止空气进入胸膜腔。胸膜腔闭式引流管的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置入局部浸润麻醉壁层胸膜后,进针少许,再行胸膜腔穿刺抽吸确诊。沿肋间做2~3cm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置入用2把弯止血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肌层达肋骨上缘,于肋间穿破壁层胸膜进入胸膜腔,此时可有突破感,同时切口有液体或气体溢出。胸腔闭式引流

3、管的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置入60---100CM4-6cm3-4cm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种类有单瓶、双瓶和3瓶闭式引流装置三腔闭式引流瓶结构图调压瓶中必须始终有水泡产生方表示为具有功能并处于工作状态【护理】1、心理护理2、供氧3、体位:半卧位4、减轻疼痛与不适(1)当病人咳嗽咳痰时协助或指导病人及家属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以减轻疼痛;指导其有效咳嗽;练习腹式呼吸。(2)教会其分散注意力的方法、遵医嘱给予止痛药5、密切监测体温,严格无菌操作,协助病人翻身、坐起、拍背、咳嗽、指导深呼吸运动,预防肺部及胸腔感

4、染【护理】6、保持管道的固定、密闭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引流管有无脱落,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凡士林纱布包盖严密,搬动病人及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应立即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协助医师进一步处理;夹管护理7、保持引流通畅:观察是否通畅:密切观察水柱波动,水柱波动范围为4-6CM;若水柱波动过大,提示可能存在肺不张;若无波动,提示引流管不通畅或肺已经完全扩张;若病人表现为气促、胸闷、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症状,则提示血

5、块阻塞引流管,应积极采取措施,捏挤或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中的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引流管有无受压,反折扭曲、阻塞、脱出)1)体位:病人取半坐卧位和经常改变体位,依靠重力引流2)定时挤压胸腔引流管(每1-2小时挤压1次,双手握住引流管10-15厘米处,双手前后相接,前面的手高频快速挤压引流管由近端向远端挤压)防阻塞,指导病人及家属注意翻身活动使引流管反折,扭曲,受压,影响引流3)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深呼吸方法),以便胸腔内气体和液体排出,促进肺扩张。(吹气球)【护理】8、观察记录引流液量、色、性

6、质:血胸术后引流液为血性液-暗红-淡红-淡黄,术后24小时少于500ml,如每小时引流量超过200ml并持续3小时以上,并有血压下降,就有活动性出血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气胸可见气泡溢出,没有指导其咳嗽再观察有无气泡。【拔管】1、拔管指征:置管引流48-72小时后,临床观察引流瓶中无气体溢出且颜色变浅、24h引流液量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听诊肺呼吸音清晰,胸片示伤侧肺复张良好,病人无呼吸困难或气促,即可终止引流,考虑拔管。2、协助医师拔管: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在其呼气末迅速拔管,并立即用凡

7、士林纱布和厚敷料封闭胸壁伤口并包扎固定3、拔管后观察:拔管后24小时内就应密切观察病人是否有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切口漏气、渗液、出血和皮下气肿等,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健康宣教A.讲解留置胸腔引流管的重要性,目的。B.指导病人及家属在活动或搬动病人时注意保护引流管、引流瓶,引流管勿脱出、打折。引流瓶勿打翻,脚踢倒。C.病人下床活动时,引流瓶应低于胸部水平,避免引流瓶过高,瓶内引流液倒流引起逆行感染。D.锻炼肺功能及指导饮食、禁烟。搬动或下床活动时重点总结闭式引流管要保持固定,通畅、还要观察引

8、流量;固定、通畅就是不要脱出、反折、受压,经常挤压引流管防阻塞(由近到远);记三个数字(长管没入水中3-4cm、水柱波动4-6cm。高度60-100cm);换管、搬运病人时双止血钳夹闭,松钳后观察有无水柱波动,漏气;引流量应少于500ml/24h、前3小时应少于200/h,注意颜色;指导其练习深呼吸及腹式呼吸;饮食,禁烟;谢谢大家!!生活愉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