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重点(魏群)

阅读教学的重点(魏群)

ID:42358864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3

阅读教学的重点(魏群)_第1页
阅读教学的重点(魏群)_第2页
阅读教学的重点(魏群)_第3页
阅读教学的重点(魏群)_第4页
资源描述:

《阅读教学的重点(魏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阅读教学的重点魏群单位:城固四中 邮编:723200 电话:[摘要]阅读教学的重点指向两条:一为文本语言的意义功能,即力求使学生“懂”,全面、完整、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二为文本语言的运用之精妙,即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领悟语言之“妙”上多下功夫。以此理念为基础,本文从六个方面分析了阅读教学的重点之所在。[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重点通常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就是以课堂阅读教学为载体,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等语文能力,进而形成语文素养、道德修养、审判情趣、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过程。而阅读教学,简

2、言之,就是引导学生明白“写了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所以“真正的文本阅读应将对语言的意义理解和对语言的运用之妙的感悟结合起来。”这样的语言教学才算落到了实处。从这一观念出发,阅读教学的重点指向两条:一为文本语言的意义功能。意即要力求使学生“懂”,全面、完整、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二为文本语言的运用之精妙。即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领悟语言之“妙”上多下功夫。—堂真正的阅读教学课,必须通过语文实践来实现,也就是通过“听、说、读、写、思”的实践来实现的。下面我就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谈阅读教学的重点

3、之所在。一、深钻教材,重目标针对任何一个文本,教师首先应该做的是明确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其实就是以教学重点为基础的),因为重点和目标的确定,意味着整堂课的整体导向。重点和目标的确定,该视文本体裁、内容而定,如《月亮上的足迹》、《生物入侵者》一类科普文,当以了解文章内容,积累一定科学知识为主:而如《背影》、《春》一类文学作品,则毋庸置疑应以引导学生体味语言,领悟语言之妙为主。教学重点确立了,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也才能真正4将一篇文章读“好”。二、收放结合,重引导“读”是一个

4、很宽泛的概念,加上限制词,它可以变为“范读”、“自读”、“助读”、“粗读”、“细读”等等。在阅读的过程方法方面,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但有些教师曲解了其中意思,将大半堂课甚至整堂课交给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美其名曰“保证时间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并极力反对教师讲解、分析,这样的教师显然忽视了学生单薄的阅读经验,名义是“尊重读者”,实质上乃是对“文本的不尊重”。钱梦龙先生在一篇文章中举过一个“发现”的例子,阅读朱白清的《背影》…‘文时,—位学生竟然“发现”的是“

5、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若对这样的“独特体验”老师还是不闻不问,那就是典型的“极端读者中心主义”。学生生活阅历浅,读书容易不动脑筋,“一看而过”,从而形成肤浅的“阐释”,老师若不适时纠正并辅以讲解,岂不是对经典文章的践踏?所以课堂中朗读要做到“收、放”结合,既给学生—定的自由空间,又要加强引导。三、抓住“文眼”,重细读明代文学家会圣叹主张“读书须要理会紧要处”,他所说的“理会紧要处”,便是要静下心来对文章中精彩传神的描写、精辟深刻的论说、言近旨远的发挥等细细把玩,品出个中滋味来。真要使学生获得这样的阅读结果,

6、课堂中文本的细读必不可少。“文本细读”是20世纪欧美新批评的基本方法,其基本特征是立足言语确立文本的主体性。这一方法对文学阅读产生过较大影响。不过,对于“文本细读”,我们常常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仔细地读课文,这当然没有错,但更重要的,我以为是要抓住“文眼”,对文本语言的含义、修辞、音韵、标点、语气语调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曾经听过一位教师上《珍珠鸟》这篇课文,教学环节是这样安排的:第一步由“说鸟”导入,问同学们见过哪些鸟,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种鸟。花时15分钟左右。第二步“整体感知”,教师要求学生通读课文,划出生

7、字词,复述课文内容,讨论课文要表达的主题,花时20分钟。第三步总结课文,完成课后练习,花时10分钟左右。一堂课下来,学生们除了匆匆读一遍课文外,便忙于应付老师下的任务。而可怜的是课文内容未熟悉,学生怎么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故课堂中“蜻蜓点水式”4的发言比比皆是,机械麻木的品味触及不到主题,就在下课前两分钟,教师总结到:文中的最后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是文章的“文眼”,表现全篇的主题。一堂课似乎完美划上句号,殊不知老师这样做牺牲了学生多少课堂上的审美享受。课后,我曾做了个简单的回访,当问及学生“

8、你认为冯骥才笔下的小鸟可爱吗?”,学生回答有说“不可爱”,有说“可爱”的,再追问一句“可爱在哪儿?”学生不是腼腆地笑笑,就是匆忙翻书。这样的课堂首先就背离了新课标提倡的阅读要强化感受性、体验性,忽视了课堂中的感性因素。试想,没有了感性因素,哪来丰富多彩的人性表现,哪还有情感和形象,语文还成为语文吗?四、深入挖掘,重探究“探究”一词本身就体现了阅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它建立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是对文本进行更深、更细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