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概念直接参考电影艺术词典

相关概念直接参考电影艺术词典

ID:42368698

大小:4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13

相关概念直接参考电影艺术词典_第1页
相关概念直接参考电影艺术词典_第2页
相关概念直接参考电影艺术词典_第3页
相关概念直接参考电影艺术词典_第4页
相关概念直接参考电影艺术词典_第5页
资源描述:

《相关概念直接参考电影艺术词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相关概念直接参考《电影艺术词典》。电影理论部分选择、填空;概念和术语;问题的回答和阐述;出题原则:以基本知识为主,一般知识为辅,个别偏僻知识。对作品、术语、观点、人物、流派的了解;作品:著作、论文、电影作品;电影理论研究和电影批评复习建议:点面结合;自我提问;答题技巧:要凝练概括、准确全面;要从各个角度考虑回答问题的内容;检查、补充和推敲;外国电影理论部分一、电影理论发展概况80年代总结观点:经典和现代理论(20年代~75年左右);经典:传统美学来表述电影,作品与社会背景分离。研究的主题都是——电影是艺术?电影与其它艺术的关系;现代:符号学、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等的混合;研究的

2、主题都是——电影是不是语言?观众和影像的关系是什么;※邵牧君的概括:1、30年代以前称为早期电影理论;2、30年代~二战前;3、二战后~60年代前;4、60年以后;(其实就是60年以前是经典,60年以后是现代)※96年鲍德威尔和卡罗尔提出把现代理论分为两种:(见《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1、60年~70年  主体位置理论;主要内容是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符号学、女性主义、意识形态批评;2、80年~至今  文化主义理论;主要内容是法兰克福文化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等;以上两种理论共称为宏大理论(GrandTheory)。他们认为真正的电影理论研究只开始了30年,即从60年到90

3、年。80年以后,他们又开始了一种“中间层面的研究”(middlelevel),反对宏大理论。即在主体位置理论和文化主义理论崛起时,另一种中间层面理论出现,坚持既要对理论从经验出发的研究,又不排除理论性。※结论:1、60年前,是小(低)理论,经验性强;2、60年~70年,宏大理论;3、80年~至今中理论;形成多姿多彩的别具一格的电影研究,如叙事电影研究、文体电影研究、文类电影研究、民族电影研究、后殖民电影等研究等。二、经典电影理论在一战前后,对电影的艺术地位、特征、规律的研究;著作:1、1911年,卡努杜《第七艺术宣言》第一次论证了电影作为艺术,是在时空之间填补鸿沟的艺术;《第七艺

4、术美学》“光与影的交响乐”。2、1915年,美国的林赛《活动画面的艺术》,他把“活动画面”看作电影的根本特征。3、1916年,美国的雨果•明斯特贝格《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探讨了电影手段的心理根源、艺术特征、美学特征。概念:1、“上镜头性”——是20年代法国流行的时髦词眼儿,卡努杜创造,先锋派重要用语。1920年,路易•德吕克在《上镜头性》一文中探讨电影的艺术特征,阐述其涵义:指适宜于用电影这一新表现手段所独有的方法来表现人或物的诗意状态;视觉表现:布景、照明、节奏、化妆;通过照相来表现神采——上镜头性,通过上面四个手段。是早期电影特征概念。2、早期蒙太奇——爱森斯坦指出:电影与

5、舞台不同,电影导演更主观,能选择不同时空的重点现实片段。电影选择和组合这些片段,集中表现剧情。把现实压缩具有特征的东西,展现经过压缩、重整、剪裁的电影的时空。3、爱森斯坦(1898~1948)和普多夫金在早期的不同——爱森斯坦讲究冲突,如“杂耍”、“理性蒙太奇”等手法;普多夫金强调连接作用。爱森斯坦认为冲突是蒙太奇的特性,冲突后产生新的表象和概念。普多夫金强调连贯性,他认为蒙太奇意味着多个镜头组成一个场面,多个场面组成一个段落,多个段落组成一个部分,一个个片段间具有显而易见的联系。人们不觉得中断和跳跃,得到一种无意的刺激。爱森斯坦在晚期对蒙太奇有新的理解:他认为蒙太奇应该表达一种

6、连贯的、有条理的主题、情节、动作、行为,以及一种最大限度赋予感情的叙述。研究涉及到了声画蒙太奇和色彩的问题。4、库里肖夫效应——为控制蒙太奇表现力所做的试验。5、杂耍蒙太奇——爱森斯坦在1923年,从戏剧创作中总结的一个原则,“杂耍”构成一场演出独立的原始因素,是戏剧效果和任何戏剧的分子单位。杂耍和噱头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杂耍更注重表现主题和思想。~是把一切因素汇到一起传达和表现思想的一种感染手段。不合乎剧情发展,甚至脱离剧情发展,实际是有内在联系的。自由剪辑一起造成有目的的主题效果。产生奇迹性、超越叙事,展现真正要表达的主题。6、理性电影——爱森斯坦在20年代后期提出的概念。他认

7、为电影的艺术目的不仅在于形象表现之实,还要能表现概念,增加电影手段表现力,增加认识现实手段可能性。但在具体的创作中,这种想法与创作过于超前,结果不能成功,受到理论家的否定。如匈牙利批评家巴拉兹指出这种“电影艺术征服纯观念”的想法是行不通的。爱森斯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代表作是1927年的《十月》和1929年的《总路线》(《新与旧》)。爱森斯坦试图用蒙太奇表达从视觉形象达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他曾在30年在一所大学讲课时提出要把《资本论》拍成电影的想法,来实现他想象的又一步骤。他认为理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