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1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1

ID:42372954

大小:16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1_第1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1_第2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1_第3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1_第4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1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图说出地球的各个圈层名称。2.阅读材料和相应的图表,概括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结构及相应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谈天”是为了“说地”,“谈天”中已知地球的形状──球体,但它既不同于篮球──空心,也不同于铅球──均质体,而是从里向外划分为若干个球形的层次──圈层(出示“地球的圈层构造”示意图)。地球有六大圈层:

2、内部三个,外部三外,界限是固态的地表。六大圈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有四个(“立足之地”──地壳、“空气”──大气圈、“水”──水圈、“食物”──生物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主要讲述这几大圈层,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过渡】首先我们学习地球的内部圈层。【引发思考】地球内部因地壳的阻挡,对人类来说始终是神密的,我们怎么会知道地球内部是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的呢?地球内部究竟是什么样子?钻探是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直接手段,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看。我国地处江苏省东海县茆北村的亚洲第一井也就深5000多米,目前挖出来最深的井为12000m,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

3、00,矿山的采挖就更浅了,目前最深的矿井可达3000m。目前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外太空遨游,宇宙探测器甚至能飞出太阳系,可谓上天有路。然而对于我们脚下6371km半径的地球,却至今还是入地无门。【讨论】啄木鸟如何知道哪种树生病了?哪棵树里有虫子?人类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地球内部?【学生回答】啄木鸟是通过敲击树木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实心树木与空心树木发出的声音不同。人类可以用地球内部产生的振动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讲解】钻探取样分析,火山喷发带来的地球内部信息;地震波带来地球内部信息等。【提问】哪种方式能将地心的信息也传递出来呢?【学

4、生回答】地震波。【归纳讲解】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一、划分依据──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的冲击会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即地震波。地震波是一种机械波。同学们总结机械波特点,进一步归纳地震波特点。当地震发生时,震中的人先是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这就是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而造成的。人类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划分了三层。【过渡】虽然人类限于岩石圈阻挡,目前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仅是皮毛,但人类的认识潜力是无限的,人类会日益深入地

5、认识地球的真实面貌,从而和谐地与之共存。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从了解宏观结构到逐步深入分析微观结构。对地球内部认识就是如此,首先通过研究地震波变化曲线了解其结构。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震波通过性质完全不同两种物质的分界面时,波速会发生突然变化,出现不连续界面。【探究】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互动探究读教材图1.25“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不连续面?(2)据图分析第一个不连续面在何处?在此处地震波传播速度有何变化?此面名称是什么?(3)在地下2900千米处,地震波传播速度有何变化?这个不连续面叫什么?(4)地

6、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分成哪几个圈层?(5)画一画:读“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在图中合适的位置标出地球的内部圈层。【学生讨论回答】【总结】(1)地震波传播速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2)在地面以下平均33千米处,纵波与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面。(3)在地下2900千米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不连续面叫古登堡面。(4)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依据两个不连续面,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5)通过分析图表总结(利用表解对比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备注:此部分可以用投影或电脑投到黑板上)【注

7、意】总结知识点时特别要落实岩石圈、软流层范围。【难点讲析】(1)地壳的特点地壳的厚度不均,陆地地壳厚,海洋地壳薄,就好像建房子,高楼必须挖深地基一样。(2)岩石圈是否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地壳?不是。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两部分,由坚硬的岩石组成。(3)横波如何通过软流层?误区:软流层给人“液体”印象,但为什么能通过横波?解析:软流层所在深度温度、压力极大,强大的压力下,岩面处于一种潜在融熔态,就像烧红的玻璃,既不是液态,又有可塑性,以岩浆形式喷出时,由于压力减小,这种可塑性岩石转化成液态。(4)内核为何是固体?误区:外核是液体,横波

8、不能通过,内核从课本图中也没有见到横波通过,为何是固体?解析:①纵波在地下5000千米深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说明可能由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