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新大纲各科变化及解读

2012考研新大纲各科变化及解读

ID:42380362

大小:3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14

2012考研新大纲各科变化及解读_第1页
2012考研新大纲各科变化及解读_第2页
2012考研新大纲各科变化及解读_第3页
2012考研新大纲各科变化及解读_第4页
2012考研新大纲各科变化及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考研新大纲各科变化及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具体知识点的变化         (一)四门学科共删除22个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联系与发展。          (2)否定之否定。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5)资本积累的含义。          (6)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2、体制的选择过程。          (2)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2)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3)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4)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5)《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6)《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7)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8)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

3、断。          (9)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大意义。          (4)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二)增加8个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主体、

4、客体与中介。          (2)资本积累的本质(与后果)。          (3)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4)社会主义在改革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无增加内容。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和伟大意义)。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          (3)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       

5、   (4)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无增加内容。          (三)内容修订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修改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2)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修改为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修改为社会

6、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修改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5)经济基础的内涵。上层建筑的含义。合并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6)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修改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7)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修改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8)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二重性。修改为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7、          (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合并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及其特点;          (10)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合并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1)产业资本实现循环运动的基本条件。修改为资本循环;          (12)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修改为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          (13)社会再生的核心问题。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合并社会再生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          (14)资本

8、主义国家的对内和对外职能。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实质。合并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15)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修改为垄断与竞争;          (16)生产资料所有质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