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教学大纲

电子测量教学大纲

ID:42383903

大小:4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4

电子测量教学大纲_第1页
电子测量教学大纲_第2页
电子测量教学大纲_第3页
电子测量教学大纲_第4页
资源描述:

《电子测量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电子测量一、总体说明(一)学时与学分本课程学时:72学时(课内)本课程学分:4学分(二)授课对象电子类本科生(三)先修课程电路理论、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四)教学目的《电子测量》是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实践性很强课程。该课程涉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的知识。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最基本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具备一定的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对新技术在电子测量中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为学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二、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测量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12学时)主要内容1.1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1.2测量误差的估计和处理1

2、.3测量误差的合成和分配1.4测量数据处理1.5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基本要求1.1理解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熟悉测量误差的分类1.2熟悉误差的估计和处理方法1.3了解测量误差的合成和分配原则1.4掌握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1.5了解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特点及其基本应用第二章示波测试和测量技术(12学时)主要内容2.1示波测试的基本原理2.2通用示波器2.3取样技术在示波器中的应用2.4示波器的多波形显示2.5示波器的存贮和记忆2.6示波器的使用基本要求2.1掌握示波测试的基本工作原理2.2掌握通用示波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组成2.3了解取样技术在示波器中的应用2.4了解示波器的多波形显示2.

3、5了解示波器的存贮和记忆原理及其应用2.6掌握通用示波器的主要使用方法第三章频率与时间的测量(8学时)主要内容3.1频率或时间的原始基准3.2电子计数器测频方法3.3电子计数器测周方法3.4时间间隔的测量3.5不同测量模式的测量误差3.6标准频率源的测量基本要求3.1了解频率和时间的原始基准3.2掌握电子计数器测频法(测周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3.3掌握时间间隔的测量原理和方法3.4了解不同测量模式的测量误差3.5了解标准频率源的测量原理和方法第四章电压测量技术(8学时)主要内容4.1电压测量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的测量仪器4.2交流电压的测量4.3分贝的测量4.4噪声的测量4.5电压

4、测量的数字化方法4.6以电压测量为基础的数字仪表4.7高频电压测量基本要求4.1熟悉电压测量的基本要求,了解电压测量仪器的分类4.2掌握交流电压的测量原理和方法4.3掌握分贝的测量原理和方法4.4掌握噪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4.5熟悉电压测量的数字化方法4.6熟悉以电压测量为基础的数字仪表的原理和组成4.7了解高频电压测量的方法和测量标准第五章测量用信号源(10学时)主要内容5.1正弦信号发生器5.2频率合成式信号发生器5.3频率合成器基本要求5.1了解正弦信号发生器的分类,掌握正弦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和组成5.2掌握频率合成式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和组成5.3熟悉频率合成器的原理和组成第六章

5、频域测量(8学时)主要内容6.1线性系统频率特性的测量6.2网络分析仪6.3白噪声在线性系统测试中的应用6.4信号的频谱分析基本要求6.1掌握线性系统频率特性的正弦测量、扫频测量、多频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6.2熟悉网络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用途,掌握S参数的测量方法6.3了解白噪声在线性系统测试中的应用6.4掌握频谱分析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第七章智能仪器与自动测试系统(6学时)主要内容7.1智能仪器7.2个人测试仪器7.3自动测试系统基本要求7.1了解智能仪器和数字存贮示波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7.2掌握微机在计数、电压测量和信号源中的应用7.3掌握自动测试系统的组建第八章数据域测试(

6、8学时)主要内容8.1数据域分析和数据域测试仪器8.2逻辑分析仪的组成和工作原理8.3逻辑分析仪的应用基本要求8.1了解数据域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测试要求8.2熟悉数据域测试仪器逻辑分析仪和逻辑信号发生器的组成原理8.3掌握逻辑分析仪的应用三、实验题目:1.集成电压表的制作和调试1.信号发生器的制作和调试2.示波器的调试和简单维修3.网络特性的测试及网络分析仪的使用4.信号频谱的测量及频谱分析仪的使用5.逻辑分析仪的使用四、参考教材:1.蒋焕文:电子测量,中国计量出版社,1988年第二版2.杨吉祥:电子测量基础,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四版3.刘国栋:电子测量,机械工业出版社,2

7、003年第一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