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说课稿资料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说课稿资料

ID:42388393

大小:2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4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说课稿资料_第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说课稿资料_第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说课稿资料_第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说课稿资料_第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说课稿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说课稿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六年级位置说课稿大家好!我今天要说课的内容是《位置》。《位置》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和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已有经验,培养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的认知水平,本节课,我制定了以下的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学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景中的

2、物体的位置和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使学生感受到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3、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关键: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5二、说教法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在教法上力求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新理念。所

3、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激、导、探、放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了多次活动的机会,同时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与创设的实际情境,把学生带进学数学,用数学的研究领域。三、说学法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积极向上的,只要给他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展示给大家。因此,我采取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构建新知。如在“说座位”“找景点”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每个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通过“说、猜、填、找”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四、教学程序为了努力促使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在活动中体验、在应用中提高。本节课,我

4、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这个环节,我是以谈话的形式开始:①用“开学的头两天,你们是怎样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新位置的”为话题,激发学生讨论、交流。②然后指名前排、后排、左侧、右侧四名学生代表说说。为这节课的空间思维活动拉开序幕。设计意图:因为学生以前已学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位置,所以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从学生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入手,通过说说自己的座位,引出第几列第几行的话题,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铺垫。(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我分为四大步来进行。5第一步:先引导学生认

5、识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这一步的教学,我充分结合学生的座位,引导学生先认识什么叫做列,什么叫做行,咱们班的第一列在哪里,(请第一列的学生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第一行在哪里,(请第一行的同学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再让全班同学数一数,咱们班一共有几列几行。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全班同学的座位变为座位示意图。请一位学生上来找找第一列在哪里,第一行在哪里。然后提问:数列数和行数的时候,你们分别从哪边数起?这样,从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数列数的时候是从左往右数,数行数的时候是从下往上

6、数(或从前往后数。)第二步:学会用第几列第几行来介绍自己及好朋友的位置。主要是让学生说说我的座位是在第X列第X行,我的好朋友的位置是在第X列第X行,让大家猜猜他(她)的好朋友是谁。再通过比较、总结,使学生感知到用列、行来确定位置比以前的方法更具体更规范,然后又从具体的第几列第几行现象中抽象出数对的表示形式。设计意图:充分体现从具体形象思维活动到抽象思维活动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为下面“数对”的教学起到了重要的过渡作用。第三步:认识数对,会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重点)(1)理解数对的含义。即结合前面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第X列第X行,

7、用数对来表示怎样表示?先表示什么,再表示什么,怎样写?反过来,数对(5,3)表示什么意思?(2)用数对介绍自己的位置。(3)让全班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的位置数对。写后与同桌互换检查。(4)数对闯关活动。目的是提升数对认识,分为三关来进行。第一关:老师出一个数对,这个数对是表示哪位同学的位置的,就请这位同学站起来。下面的数对,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个数对是(3,4),第二个(4,3)。然后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数对,有什么区别。5设计意图:通过(3,4)和(4,3)对应的是不同的位置,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对中两个数的顺序的重要性。再次强调数

8、对中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活动继续,接下来的数对分别是(2,3)、(3,1)、(1,3)、(3,3)。请坐在这几个位置的同学逐一站起来,对了,就奖励他掌声。错了,大家就帮他纠正。通过此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学习的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