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选修)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选修)

ID:42393266

大小:208.4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14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选修)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选修)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选修)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选修)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选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选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政治试卷(选修)第I卷(客观题共9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A.世界观践行方法论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世界观反映方法论D.方法论指导世界观2.对天体的演变,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朱熹认为:“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这两种观点体现了A.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分

2、歧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D.朴素唯物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的分歧3.科学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A.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肯定无产阶级历史作用B.在批判旧世界屮发现新世界,推动显示世界发展C.是无产阶级的认识工具,来自实践并未实践服务D.不仅正确地解釋世界,更重要的是强调改造世界4.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变成了延绵不绝的“光头山”。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再现了满冃苍翠的浩瀚林海,简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A.秉承

3、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B.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D.在掌握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5.天宫二号是继天宫一号后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伴飞小卫星“伴飞一号”传來了首张合影。我国发射天宫二号主要体现了意识活动的①目的计划性②主动创造性③自觉选择性④直接现实性A.

4、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6.俗话说:“人闲百病生。”医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的不良刺激和疾病的侵袭。这说明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B.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D.物质是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7.下列名言警句中体现相近哲理的是①为学之实,固在践履②学如不及,犹恐失之③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④物有甘苦,尝之者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

5、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信息科学在高速发展,但信息安全举步维艰,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十多年来潘建伟团队一直在为此努力并取得重大突破,己经为60周年国庆阅兵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材料说明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④真理的内容和

6、形式具有客观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漫画《水没多深》提醒我们A.失败是成功之母B.客观事实是复杂的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个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11.上题漫画告诉我们认识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历史的发展过程②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坏过程③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错误的过程④结果受到立场与角度的影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谷雨源自“雨生百谷”之说,古人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呜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每年4月19日〜21日当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此时气温回升加快,大

7、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人们开始尝香椿、赏牡丹,饮谷雨茶。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①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关系生产的客观联系②将节气智慧融入生产和生活实践屮③顺应自然节律,对自然的征服④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理解正确的是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性④只要

8、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在澳大利亚,受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的“侵害”,桩树生长缓慢,成为一种优质木材。19世纪被引进美国后,桜树失去了天敌的危害,又有好的水土环境,生长极快,成为易开裂和弯曲的“废材”。榷树从优质木材变成“废材”进一步印证了①事物的联系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②人能够改变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