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悦悦事件的思考

关于小悦悦事件的思考

ID:42401646

大小:527.58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9-14

关于小悦悦事件的思考_第1页
关于小悦悦事件的思考_第2页
关于小悦悦事件的思考_第3页
关于小悦悦事件的思考_第4页
关于小悦悦事件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小悦悦事件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小悦悦事件”的思考—南方周末“小悦悦事件”过后的三周时间内,南方周末连发了8篇文章,从政府、公众、社会、媒体四个角度对整个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生命的漠视:女孩被碾轧,18路人无人施救作者:上官兰雪20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广东省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一名两岁小女孩悦悦(化名)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和碾轧,肇事司机逃逸。在之后的近7分钟内,18名路人经过却无人报警或救人,期间女孩悦悦被第二辆货车碾轧。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将小女孩悦悦移到马路边,悦悦母亲在听到呼救后匆匆赶来,立刻将女儿送至

2、医院。据《南方都市报》最新消息,10月16日下午警方通报称,先后碾轧女孩的肇事车司机胡某和蒋某已全部归案。虽然经过连续抢救,小女孩的伤情未明显好转,生命随时都有危险。冷漠10月13日下午5点钟左右,曲女士(悦悦母亲)接悦悦放学,随后抱着她回到档口准备做饭。由于天忽然下雨,曲女士转身收衣服。“就在我收完衣服后,女儿就不见了,我后来想当时可能档口正好有人经过,她也就跟出去了,”曲女士告诉《南方都市报》记者。随后,曲女士开始在附近寻找悦悦。悦悦出事的地方距离曲女士的档口只有50多米,其实并不远,转个弯就到了。但

3、命运在此时阴差阳错。曲女士走了一个与悦悦相反的方向。事后南方电视台《今日一线》节目取得了当时的监控录像,通过录像,我们看到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下午5点25分左右,小女孩悦悦出现在巷口的监视录像中,一辆白色面包车猛然加速,将悦悦撞倒并卷至车底。肇事司机似乎已经有所察觉,但是在停顿片刻后,开车逃离了现场。车的右侧后车轮再次从悦悦的身上碾过。随后,一名身穿白色上衣的男子漠然从悦悦身边走过,紧接着又有两名路人走过,却没有任何人报警或者呼救。不幸再次发生,一辆白色货车驶来,又一次从悦悦的身上碾过。而后,有十多人从事

4、发现场经过,却依旧没有一个人报警或施救。大约十分钟后,一位拾荒阿姨发现了悦悦,试图将孩子拉起来,但是悦悦的身体已经完全没有知觉,瘫软下去。拾荒阿姨将她移到马路边上,此时悦悦的母亲匆匆赶来,将女儿送到了医院。据《京华时报》报道,这位拾荒阿姨名叫陈贤妹,她是事发时第19个从悦悦身边走过的人,也是唯一一个呼救的人。反思18名路人为什么没有施救?事发后,上述《南方都市报》记者找到了其中一位路人林某,在问及当时的情况时,林某表示当时小孩流了很多血,因为害怕不敢过去拉她。她说曾问过路边店铺的人是否是他家小孩,店铺的人

5、说不是。他们都不过问,林某也就领着自家孩子走了。救人者陈贤妹在接受《京华时报》采访时表示,“我不怕,救人最重要,毕竟还是个小孩。当时虽然天很暗,但不可能看不到小孩,她就躺在路上,我远远地就看到她了。”不过尽管如此,依旧有人质疑陈贤妹的动机,“想出名、炒作”等风言风语让陈贤妹很是难过。《东方早报》报道,对于18位路人的漠视,悦悦的父亲表示很无奈,也有愤怒,因为社会上很多人的关心,他不会再怀有一颗仇恨的心。《京华时报》特约评论员陈家兴认为,在这共同生存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应当守候自己的良心。在杭州,最美妈妈吴菊

6、萍面对女童坠楼危急时刻而伸手一接;在沈阳,七旬夫妇面对街头井盖被汽车轧碎而竖起警示牌;在佛山,拾荒阿姨作为第19位路人抱起女童……他们接的、竖的、抱的、给的、扶的,首先都是自己的良心,然后才是行为选择的对象。【方舟评论】省察我们的灵魂,让善意充实内心作者:南方周末评论员戴志勇201被两辆汽车先后碾压已过6天,此刻,小悦悦仍在与死亡赛跑。医生说,最好的结果是植物人。最新报道称,小悦悦有些客观体征已符合脑死亡标准。身体的痛苦不得不由小生命承受,我们只能眼睁睁站在这场生死博斗之外,做更多的检讨:从最先的监护人义

7、务到司机责任,从路人消极自由的界限到公民德性的养成,从急救常识的缺乏到原子式陌生人社会里令人寒彻心肺的冷漠……若非58岁的拾荒者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开,可能会有第三、第四次碾压。“不是你家的小孩,不要理那么多”,在现场,这样的冷血之言令人性幽暗显露无遗。一个鲜活的小生命迭遭碾压,亦让“有不去救人的自由”这类说辞虚弱无力。这些天全中国都在反思:世道人心是本然如此,还是历经长久的摧残才坠落至此?是什么让利弊权衡压过人性的本善?利弊机制本身又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越来越逼近内心与外在机制的省察,与助人者陈贤妹一起,

8、点亮了一线天光。陈贤妹说:“总要有人去帮助”。人性的力量,往往都在间不容发之际迸发。它如此自然,根本来不及考虑后果,来不及“多留一个心眼”。孟子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即便那个说“不是你家小孩”的人,对自己的小孩依然有爱。这爱,纵然难以成为人性本善的绝对证据,却至少保留了人人皆可为善的可能。只要没有人为阻隔,不像法家秦政那样刻意压抑基于天性的家庭亲情,不宣扬爹亲娘亲不如皇上亲,从亲子之爱扩及至亲人的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