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考试大纲

教育学 考试大纲

ID:42403608

大小:66.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9-14

教育学 考试大纲_第1页
教育学 考试大纲_第2页
教育学 考试大纲_第3页
教育学 考试大纲_第4页
教育学 考试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 考试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绪论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词源在汉语中,最早把“教”和“育”结合在一起的是孟子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二、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分类定义特点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社会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可能是无组织的、自发的、零散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自觉的、系统的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

2、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专门培养人的活动;●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儿童;●是在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二、教育学的创立阶段三、教育学的分化阶段阶段特点教育家和教育思想萌芽阶段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中分化出来;多是现象的描述和自我表现经验的概括总结,缺少独立的科学命题和理论范畴;研究方法是理性思考和经验总结l孔子:保存典籍,私人讲学①教育作用:庶、富、教立国三要素;②教育对象:有教无

3、类;③教育目的:士和君子;④教育内容:文、行、忠、信;⑤教学原则与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谦虚笃实;⑥道德修养:立志有恒、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⑦教师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l孟子:明人伦;持志养气,反求诸己,动心忍性l《学记》的教学原则:教学相长、预时孙摩、课内外结合、长善救失、启发诱导l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问答式教学法;探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l柏拉图:培养哲人王,重视教育,主张教育要由国家办,而且实施强制性教育l亚里士多德①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使年轻的一代得到和谐发展,为将来美好生

4、活做准备;②实施体德智三育;③教育年龄分期理论: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0-7、7-14、14-21、21以后l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创立阶段教育学逐渐从哲学、伦理学等学科中分化出来,走向学科与内容的独立l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独立教育形态形成的标志①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促进人的发展,培养在身体、智慧、德行、信仰方面和谐发展的人;②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③第一次提出了班级授课制;④提出了统一学制和学年制;⑤各级学校设置了广泛的学科课程;⑥建立了教学原则体系: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启发学生主动性

5、和积极性原则、巩固性原则l洛克的绅士教育:依靠家庭教育,体德智l卢梭:培养自然人;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婴儿期0-2、儿童期2-12、青年期12-15、青春期15-20l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科学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强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①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心理学;②教育目的:职业选择,善良的人;③一整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共6门,即自然、数学与逻辑、艺术、语言、社会、宗教;④教学方法: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应用;⑤“教育性教学”原

6、则l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强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活动作业中心①教育本质: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②教育目的:使学生不断生长下去;③活动课程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④教学5步骤;分化阶段马克思主义教育学l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l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l凯洛夫《教育学》l马卡连柯《教育诗篇》、《论共产主义教育》、《父母必读》,平性教育原则现代教育理论l赞科夫《教学与发展》;l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

7、献给孩子》《帕夫雷中学》;l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发现式学习;l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l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当代教育学发展的基本趋势●教育问题领域的扩大;●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大;●研究范式的多样化;●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教育学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更加密切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一、形成初步的教育信念和专业精神;二、掌握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三、了解教育历史和思想遗产;四、了解教师职业及其环境第一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一、教育的其他起源说l生物起源说:利托尔洛、沛·西能;

8、从人的本能角度出发;l心灵起源说:孟禄;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生物起源说和心灵起源说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二、教育的劳动起源说l劳动起源说: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也提供了现实条件第二节教育的发展按生产力尺度划分:古代教育、现代教育按生产关系尺度划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