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陕西省宝鸡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ID:42410263

大小:161.83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9-14

陕西省宝鸡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_第1页
陕西省宝鸡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_第2页
陕西省宝鸡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_第3页
陕西省宝鸡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_第4页
陕西省宝鸡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宝鸡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经典诗文默写(1)子日:“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2)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3),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4),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5)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7)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毛泽东《沁园春•雪》)(8),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何其芳《秋天》)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

2、3.0分)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①一个人讲规矩,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②这样的人,,识分寸,,懂轻重,是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③现代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④如果不讲规矩,—有损人品,有亏德行,—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1)请将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在第②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A.知进退B.有操守(2)请提取第③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第④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3.综合实践活动近日,全市各地正在开展“关爱留守学生”

3、行动,你们学校也在行动。(1)【老师献爱心】学校组织本校老师创办了“校园爱心辅导站”,老师们争当爱心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为本校留守学生辅导课业。校团委准备为辅导站拟一副对联,以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用理想的成绩回报老师。上联已拟好:老师奉献爱心育桃李。请你拟出下联。(2)【同学在参与】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学校面向全体同学征集活动宣传语,你的同桌写的是“让寂寞的花朵也在春风中微笑。”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你也在行动】暑假中,妈妈准备让你用“泰微课”资源自学高中课程,你想邀请留守学生小华到家里一起学习,你打算怎样

4、和妈妈说?四、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咅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锂亮(zeng)•熏陶(tao)•谥号(shi)•白雪皑皑(kai)••B.省亲(xing)■上颌(he)■跻身(ji)■居心叵测(pd)■C.啜泣(cud)■束缚(fu)■恪守(gG夺)■鳞次栉比(zhl)■D.门槛(kan)租赁(lin)联袂(jue)义愤填膺(ying)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燐峋収缔眼花缭乱锋芒毕露B.霹雳阴霾蛛丝蚂迹重峦叠嶂A.谗言恣睢正襟危座不可名状B.轩榭琐屑引经据

5、典语无轮次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科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奇美好的世界,是人类对未来充满0②家家户户门楣上挂着艾草,植物的草香着艾叶的芬芳,萦绕在五月乡村的上空。③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我们随州有着的资源优势。④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凭借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描摹赢得观众一致好评。A.憧憬B.幻想C.憧憬D.幻想融合融合混合混合独一无二得天独厚得天独厚独一无二扣人心弦触目惊心扣人心眩触目惊心五、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名著阅读(1)一把火,在经典名著中摇曳生姿,在太上老君

6、的八卦炉中,一把火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烧就了孙悟空的;在翠云楼里,一把火烧的大名府人心惶惶,体现出“智多星”吴用的形象特点;在小人国里,一把火烧的皇宫烈焰熊熊,(人名)急屮生智,一泡尿灭了皇宫Z火,也因此招致皇后的怨恨。(2)一腔情,在经典名著中火花迸溅,为了兄弟情,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就下了好友(人名);《童年》中,外祖母慈祥善良,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人名)敏感而孤独的心。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各题。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

7、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舲航舟,载不动许多愁。(1)上阕一个“倦”字写出了作者心绪不宁,无心做事的愁苦心情;下阕作者通过“”“”和“只恐”六个字凸显了词人一波三折的心绪,层层虐心,这样的构思与表现手法堪称新鲜奇特。(2)这首词的主旨句“只恐双溪舲傩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被公认为写“愁”名句,请作简要赏析。七、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4.(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

8、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选自《孟涂文集》)【注释】①[奚]怎么。(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②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