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6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ID:42412395

大小:446.1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14

2016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16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16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16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16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42分)1.(6分)(2016・惠州模拟)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和纤维索均为犬然高分子化合物B.饮用矿泉水瓶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C.凡含冇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均不可食用D.大米煮成粥后,淀粉就变成了葡萄糖考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淀粉的性质和用途;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合成材料.分析:A、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索和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豹料等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B、聚氯乙烯有毒;C、所谓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

2、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屮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D、淀粉部分溶于水变为淀粉糊.解答:解:A、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B、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盛放饮用水,饮用矿泉水瓶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故B错误;C、所谓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耍而加入食品屮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有合法食品添加剂与违法食品添加剂之分,含有违法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不能食用,故<:错谋;D、大米煮成粥后淀粉部分溶于水变为淀粉糊,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木题考查冇机物的性质,侧重于化学与人体健康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冇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索养,

3、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课判断,为屮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牛条件,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Z间(如F』+和SCN-)等;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3.(6分)(2016・惠州模拟)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H-1,0-16)()A.标准状况下,22.4LCCU含冇的分了数为NaB・常温常压下,18g水含有的分了数为NaC.常温下,ImolCb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

4、子总数为2NaD.1L0」Na2CO3溶液中含有CO32数为0」Na考点:阿伏加徳罗常数.分析:A、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B、求岀水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分子个数N二“Na來计算;C、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为歧化反应;D、CO3?「为弱酸根,在溶液中会水解.解答:解:A、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故A错误;B、1也水的物质的量为lmol,故含有的水分子个数N=hNa=Na,故臥正确;C、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为歧化反应,lmol氯气转移Imol电了,即Na个,故C错误;D、CO32为弱酸根,在溶液屮会水解,故个数小于O.INa个,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

5、徳罗常数额有关计算,熟练学握公式的运用是解题关键,难度不人.4.(6分)(2016・惠州模拟)已知下列实验事实:①CuChl古1体既能溶于KOH溶液得到KCrO2溶液,又能溶丁硫酸得到Cr2(SO4)3溶液;②将K2Cr2O7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小,溶液变蓝;③向KCrO2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再酸化,可得K2Cr2O7溶液.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KCrO2中Cr元素为+3价B.实验①证明Cr2O3是两性氧化物C.实验②证明氧化性:Cr2O72>l2D.实验③证明H2O2既有氧化性乂有还原性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①中,氧化钻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

6、水,为两性氧化物;②屮,溶液变蓝,生成碘单质,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r元索的化合价降低,I元索的化合价升高;③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r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6价,则过氧化氢屮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以此來解答.解答:解:A.化合物KCrO2中,K为+1价,O为・2价,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倒数和为0,则Cr元素为+3价,故A正确;A.由反应①可知,氧化馅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为两性氧化物,故B正确;B.由②屮溶液变蓝,生成碘单质可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证明氧化性为Cr2O72>I2,故C正确;A.实验③屮

7、发主氧化还原反应,Ci•元索的化合价rfl+3价升高为+6价,则过氧化氢屮0元索的化合价降低,所以证明H2O2有氧化性,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基本概念及分析能力、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选项D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3.(6分)(2()16・惠州模拟)下列陈述I、II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I陈述I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