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概论讲义——绪论

科技概论讲义——绪论

ID:42412830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4

科技概论讲义——绪论_第1页
科技概论讲义——绪论_第2页
科技概论讲义——绪论_第3页
科技概论讲义——绪论_第4页
科技概论讲义——绪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技概论讲义——绪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绪论——在科技的时代反思科技现代科学的巨大宏伟的大厦,或许是人类心灵的最伟大的胜利。但是它的起源、发展和成就的故事却是历史当中人们知道得最少的部分之一,而且我们也很难在一般文献中找到它的踪迹。——W.丹皮尔一、什么是科学?ScientiaWissenschaftNaturalscience1.科学哲学的回答:科学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是对于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性研究。科学理论的特点:ü可系统地公式化ü逻辑上自洽ü与经验观察一致ü被实验检验ü成功地预测现象ü可建立数学模型(等等……)2.科学社会学的回答科学是以产生知识为目的的建制化的社会活动。与其说科学知识是“被发现”

2、的,毋宁说它是被社会地“建构”的。3.认知心理学的回答对科学的信念依赖于规范的人类认知,并通过主体间性的商谈网络而被社会地加强。二、什么是科技?约翰.奈斯比特:《高科技、高思维》蓝登书屋(RandomHouseDictionary)1967:物质的、实体的,与人类截然分隔的1987:与生活、社会及环境的交互关系科技百科在线(TechEncyclopediaonline)1998:包括对人及社会所造成的后果科技为我们带来的新术语(以IT为例):Hyper-,http,www,cyber-,bandwidth,BBS(bulletinboardservice),MUD(multipleuserd

3、ungeon),MUSH(multipleusersharedhallucination),avatar,flamewar,cyberspace,cyberism,upload,modem,imagemanipulation,morphing,net,PONA(personofnoaccount),download,informationsuperhighway,outing,virtualreality三、科技对人类的影响1.为人类创造了舒适的生活条件,提供了可以随时使用的技术2.正逐步替代以前宗教的功能科技:我们这个时代的货币3.彻底改变了我们对自然与世界的看法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

4、论4.人类对科技的崇拜与恐惧ü生存条件的破坏ü科技上瘾使人性失落“简单生活运动”(美国)5.科技没有解决南北差距与贫富分化四、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1.科学社会学研究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与背景研究科学工作者的群体行为及相互联系研究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2.科学心理学研究科学发展的心理因素关注个别的科学个案3.科学政治学在政治范围内给科学确定行为标准将科学视为一个社会机构使科学在政治的规范下得到有计划的发展4.科学道德学(科学伦理学)探讨科学行为的道德性及科学家的道义责任(如动物实验、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等)是一门具有规范作用的学科5.科学认识论将科学作为单纯的人类认识活动来研究研究科学知识何以可

5、能的普遍先决条件属于哲学认识论的一个分支6.科学形而上学(科学哲学)科学与个人世界观的关系科学与某个特定文化对自然的看法(自然观)之间的关系以科学认识论为前提7.科学史以历史的方法研究科学活动的历史进程。可分为“内史”与“外史”。一门科学的历史即是这门科学本身——歌德若想预见一门科学的未来,正确的方法是研究它的历史与现状——彭加勒(1)“内史”与“外史”科学内史:将科学活动从历史文化背景及人类其他活动中抽象出来,仅仅研究科学活动本身的历史进程科学外史:从科学活动与历史文化背景及其他人类活动的深刻联系中探索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2)以外史的研究方法反思科学视野广阔更接近科学发展的历史真实防止狭隘

6、的科学主义科学主义过分炫耀科学且背离科学精神,这激起了让许多科学家吃惊的对科学的敌意。祸起萧墙。我们不要仅仅抱怨公众不愿意支持科学研究,或许我们应当检查自己,看看是不是我们做得太过分了,而成了科学主义。——欧阳莹之我们的时代因科学认识以及这些思想在技术上的应用所获得的出色成就而与过去不同。谁会不为此感到高兴呢?但我们不要忘记,仅有知识和技术不可能使人类过上快乐而有尊严的生活。人类绝对有理由将更高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的倡导者放在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爱因斯坦五、科学与哲学每一种学问,只要其任务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的话,皆可被称为科学。——康德:《自然科学之形而上学起源》1.

7、哲学能对科学做什么作为一种认识的方法进行分析用另外的术语进行再解释从外部做全景式的观察将科学与其他知识领域相联系2.哲学不能对科学做什么抛弃修改践踏代替3.科学与哲学关系的历史演进融合(古希腊)——分离(近代)——融合(当代)六、科学与宗教1633年,教皇乌尔班八世签署了谴责伽利略的文件。1979年11月10日,正值爱因斯坦百年诞辰,在同一个宫殿里,教皇保罗二世发表文告宣布伽利略是正确的,并且组织编撰有关伽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