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

ID:42424812

大小:502.29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9-14

【混凝土结构】_第1页
【混凝土结构】_第2页
【混凝土结构】_第3页
【混凝土结构】_第4页
【混凝土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混凝土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2•结构分析二、简答题1.与其他结构类型相比,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有哪些?其主要形式有哪些?各种主要形式的结构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试简述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流程。3.试简述混凝土结构方案确定的一般要求。4.试简述混凝土结构分析的基本原则。5.试简述混凝土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方法。6.试比较混凝土结构分析的五种方法,并说明其优缺点。7.试简述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基木要求和防连续倒塌设计的原则。第二章梁板结构一、选择题1.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屮,次梁按连续梁计算,不按交叉梁计算,仅在下列情况下才成立(A)主梁线刚度比次

2、梁大得多(B)主梁线刚度比次梁小得多(0两者的线刚度大致接近(D)与主梁的刚度无关2.计算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时,对板和次梁可采用折算荷载来计算,这是考虑到(A)在板的长跨方向也能传递一部分荷载(B)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有利影响(C)支座的弹性约束3.整浇楼盖的次梁搁丁•钢梁上时(A)板和次梁均可用折算荷载(0板和次梁均不可用折算荷载(D)出现活载最不利布置的可能性较小(B)仅板可用折算荷载(D)仅次梁可用折算荷载4.整浇肋梁楼盖中的单向板,中间区格内的弯矩可折减20%,主要是因考虑(A)板的拱作用(B)板上荷载实际上也向长跨方向传递一部分(0板上活载满布的可

3、能性较小(D)板的安全度较高可进行挖潜5.五等跨连续梁第三跨跨中出现最大弯矩的活载布置为(A)1,2,5(B)1,2,4(01,3,5(D)2,44.五等跨连续梁边支座出现最人剪力口寸的活载布置为(A)1,3,5(B)1,3,4(C)2,3,5(D)1,2,47.RC超静定结构屮存在内力重分布是因为(A)混凝土的拉压性能不同(B)结构由钢筋、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0各截而刚度不断变化,塑性較的形成(D)受拉混凝土不断退岀工作&下列情况将出现不完全的塑性内力重分布(A)出现较多的较,形成机构(B)截面§=0.35(C)截面,參(D)斜截面有足够的受剪承载力9

4、.弯矩调幅值必须加以限制,主要是考虑到(A)力的平衡(B)施工方便(C)使用要求(D)经济10.连续梁采用弯矩调幅法时,要求&W0.35,以保证(A)正常使用(C)塑性较的转动能力(B)足够的承载力(D)发生适筋破坏11・连续梁采用弯矩调幅法后,要求M罰>A/0/3,M()为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口的是(A)使用阶段不出现塑性較(C)保证塑性较转动能力(B)防止承载力降低过多(D)保证受弯承载力大于受剪承载力12•次梁与主梁相交处,在主梁上设附加箍筋或吊筋,这是为了(A)补足因次梁通过而少放的箍筋(B)考虑间接加载于主梁腹部将引起斜裂缝(C)弥补主梁受

5、剪承载力不足(D)弥补次梁受剪承载力不足13.整浇肋梁楼盖板嵌入墙内时,垂直于墙设板面附加筋(A)承担未计及的负弯矩,减小跨中弯距(B)承担未计及的负弯矩,并减小裂缝宽度(C)承担板上局部荷载14•简支梁式楼梯,梁内将产牛(A)弯矩和剪力(C)弯矩.剪力和扭矩(D)加强板与墙的连结(B)弯矩和轴力(D)弯矩•剪力和轴力15.板内分布钢筋不仅可使主筋定位,分布局部荷载,述可(A)承担负弯矩(C)减小裂缝宽度(B)承受收缩及温度应力(D)增加主筋与混凝土的粘结16.矩形简支双向板,板角在主弯矩作用下(A)板面和板底均产生环状裂缝(B)均产牛对角裂缝(C)板而

6、产生对角裂缝;板底产生环状裂缝(D)与C相反17.按弹性理论,矩形简支双向板(A)角部支承反力最大(C)角部扭矩最小(B)长跨向最大弯矩位于中点(D)短跨向最人弯矩位于中点16.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正弯矩钢筋宜伸入支座;(A)全部(B)部分(C)仅角部钢筋(D)由计算确定17.用塑性较线法计算仅四周支承不同的简支板和固定板吋,两种板的(A)外功不相等,内功相等(B)外功不相等,内功不相等(C)外功相等,内功相等(D)外功相等,内功不相等18.楼梯为斜置构件,主要承受活荷载和恒载(A)活载和恒载均沿水平分布(B)均沿斜向分布(0活

7、载沿斜向分布;恒载沿水平分布(D)与C相反19.连续单向板的厚度一般不应小于(lo为板的计算跨度)(A)/()/35⑻/0/40(0/0/45(D)/0/5020.砖混结构的雨蓬梁需进行抗倾覆验算,墙体重量构成抗倾覆力矩,其荷载分项系数取⑷LO(B)1.2(01.4(D)0.921.连续单向板内跨的计算跨度(A)无论弹性计算方法还是塑性计算方法均采用净跨(B)均采用支承中心间的距离(0弹性计算方法采用净跨(D)塑性计算方法釆用净跨24•现浇肋梁楼盖的主次梁抗弯计算时,支座按截面、跨中按截面计算。抗剪计算时均按截面计算。(每空1分)(A)矩形(B)T形(C

8、)工形(D)丄形25.无梁楼盖可用板带法计算,一般(A)无论负弯矩还是正弯矩柱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