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稀植杂交棉栽培技术

机采稀植杂交棉栽培技术

ID:42425952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4

机采稀植杂交棉栽培技术_第1页
机采稀植杂交棉栽培技术_第2页
机采稀植杂交棉栽培技术_第3页
机采稀植杂交棉栽培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机采稀植杂交棉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机采稀植杂交棉栽培技术杂交棉采用机采棉模式稀植,在节省人工和种子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发挥杂交棉个体杂交优势。农七师123团运用这种模式连续种植三年获得成功,大面积产量在400kg/667m2左右,2011年栽培面积达到3万(667m2)左右,并辐射带动周边团场,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土地准备选择肥力中上等的壤土、粘土。冬灌水100m3/667m2以上,秋翻耕深28~30cm。全层施磷酸二鞍20kg/667m2、油渣100kg667m2.硫酸钾5kg/667m2o播前结合整地,用施田补170g/667m2或氟乐灵100g/667m2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及时混土均匀,整地质量达到“墻、松、碎、平

2、、净、齐”六字标准。2种子准备品种采用本地大面积种植的鲁研棉24住育期为127天,具有抗枯耐黄、抗棉铃虫,植株生长稳健、吐絮畅、不夹壳,含絮力适中等特点。吐絮畅、不夹壳可减少挂枝棉和遗留棉,含絮力适中可减少撞落棉,提高采净率。播前精选种子,挑出破籽、烂籽、不孕籽,保证出苗率,为达到全苗、壮苗打下基础。播前晒种1-2天,提高种子发芽率,用福多甲种衣剂包衣防止烂种。3适期播种杂交棉种子成本高,最佳播期在4月10日・20日。种植模式采用设施高压滴灌,2.05m超宽膜,一膜三行,行距76cm+76cm+76cm机采棉模式,株距9cm,理论株数9250株/667m2,每穴下籽采用1粒+2粒+1粒的模

3、式,播种量1.3-1.5kg/667m2o播深2.5cm,覆土1cm,滴灌带设置一膜二带,二条滴灌带靠近边行比中行近2cm,有利于滴水滴肥均匀。4滴水出苗为确保一播全苗,多采用滴水出苗。播种后,及时铺设滴灌设施,查带、补带及时滴水出苗,滴水量以能出苗为准,做到滴水不见水。滴水过多将影响土壤透气性,降低土壤温度,引起烂种。5定苗中耕遇雨及时破壳,解放错位苗、土埋苗。一片真叶开始定苗,定苗时杜绝双株,保苗密度7000株/667m2,及时中耕增加地温,防止烂根烂芽。6水肥管理6月15日左右进头水每次间隔10-12天滴水量35m3I667m2o旺苗田可适当晚进水,增加灌水间隔期,减少灌水量,尽量做

4、到以水控制植株生长量。施肥坚持两头少、中间多的原则保证水水带肥。头两水施尿素5-7kg/667m2;进入花铃期施尿素7kg/667m2、磷酸二氢钾2kg/667m2;后期减少肥量,最后两水施尿素3~5kg/667m2,防止早衰。8月底至9月初停水,全生育期灌水8-10次。7打顶为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分两次打顶。6月底至7月初,开始打主尖,此时植株有果枝9~门台。打去主尖消除顶端优势,让叶枝与果枝再伸展7-10天后打群尖,再过7天以15-20g/667m2缩节胺进行封顶,棉田过旺可适当早打顶,封顶控缩节胺用量可偏多。8化控杂交棉稀植机采模式前期一般不化控,以增加始果节高,最低结铃离地高度应在2

5、0cm,以利于机采;中后期主要以水肥控制其高度,打顶后一次性封顶控。打顶后,株高保持在75cm左右。若棉株太低,致使棉铃间距过小,影响采净率;棉株过高,则会造成棉铃成熟晚,养分浪费。9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前期以蓟马、盲蜡象为主要防治对象,中后期以棉叶嫡、蛛虫、棉铃虫为主要防治对象。棉叶嫡、蛛虫为害最大,发生数量少时点片挑治,量大时,在造成损失前进行化学药剂防治。10脱叶催熟—般在9月中旬进行脱叶催熟。瑞脱龙用药:20ml/667m2+助剂10ml/667m2+乙烯利70〜100ml/667m2;脱吐隆用药:10-12ml/667m2+伴宝50ml/667

6、m2+乙烯利70-100ml/667m2o正常棉田适当减少用量,过旺棉田适当增加用量。喷期早的适量减少,喷期晚的适量增多。机采时间一般在脱叶催熟20天后,经喷洒脱叶剂的棉花,采摘时棉花脱叶率应在90%以上,棉桃的吐絮率应在95%以上,籽棉含水率不大于12%,即可机采。与常规密度机采模式相比,杂交棉稀植机采模式具有以下优点:节省杂交种500-800g/667m2;稀植定苗、复查苗节省人工20元/667m2以上;化控仅封顶控一次,节省了机力、农药费用。稀植为单行,机采时植株都在最佳机采位置,采净率高。一膜三行薄膜覆盖率更高、采光面更大,有利于提高地温、加快植株发育、防止杂草滋生,有降本增产的作

7、用。总之,杂交棉稀植机采模式是减少用工数量、降低成本、提高采净率、增产增收行之有效的一种栽培模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