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和第一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绪论和第一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ID:42427530

大小:7.69 MB

页数:109页

时间:2019-09-14

绪论和第一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_第1页
绪论和第一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_第2页
绪论和第一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_第3页
绪论和第一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_第4页
绪论和第一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绪论和第一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河北工程大学空调制冷系任课教师:王文红/王侃宏2012.2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基本原理及其循环特点;–掌握制冷机设备的各种类型及其设计计算;–能够进行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和制冷设备的选型(或设计),以及制冷系统的相关设计。内容简介–以单级蒸气式制冷装置为主,重点阐述其工作原理、构造、系统设计、工作特性、运行调节问题–适当介绍利用热能的吸收式制冷装置以及连接冷(热)源设备与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冻站和水系统;–简述国内外各种空调用制冷机组、发展方向及其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内容一、学习制冷课程的基本要求绪论(

2、2)第一章: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12)第二章:制冷剂与载冷剂(2)第三章:制冷压缩机(9)第四章:制冷装置的换热设备(8)第五章:节流机构和辅助设备(6)第六章: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及运行调节(6)第七章:吸收式制冷(4)第八章:水系统与制冷机房(3)二、章节构成及学时分配(52学时)重点演示实验1、2实验目的:明确制冷系统及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实验方法:演示或动手实验、参观和研究制冷装置各部件实物试验内容–通过制冷原理实验台,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基本原理–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各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从制冷循环试验中观察制冷系统

3、内部参数随调节量变化的变化规律(或趋势)三、实验部分(2学时)1.彦启森,石文星,田长青编著.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彦启森主编,申江,石文星副主编.制冷技术及其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吴业正等:制冷原理及设备,西安交大出版社,19944.邹根南、郑贤德:制冷装置及其自动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5.王如竹,等编.制冷原理与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陆亚俊等编《空调工程中的制冷技术》7.岳孝方编《制冷技术与应用》8.专业期刊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两部分五、本课程成绩

4、组成课堂成绩(90%)实验成绩(10%)考试成绩(70~80%):严禁作弊!平时成绩(20~30%)考勤成绩:作业成绩旷课:-3/次;事假:-2分/次;病假:-1分/次;全勤:满分绪论一、制冷的定义二、制冷的发展历史三、制冷的途径四、制冷的分类五、制冷的应用六、制冷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换言之:为“上天入地”的所有人工环境领域提供冷(热)源的技术用人工方法构成各种人们所希望达到的环境条件,包括地面的各种气候变化和高空宇宙及其它特殊的要求。——使自然界的某物体或空间达到低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并使之维持这个温度【教材】。自然环境人工环

5、境“制冷”一、制冷的定义绪论公元前1000年有计划存储和应用天然冰,用于食品储存和环境降温。十四世纪后冷却混合物—冰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用于冻结食品。十六世纪后出现水蒸发冷却空气。直至19世纪中叶,还认为不能替代的天然冰——上帝赐予的冷量。当时,形成巨大的企业——天然冰的储配。二、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两个阶段:自然冷源阶段;人工冷源阶段1、天然冷源阶段绪论——实现一些人类所需温湿环境二、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2、人工冷源阶段重要事件:1755年,爱丁堡的化学教授库伦利用乙醚蒸发使水结冰。他的学生布拉克从本质上解释了融化和汽化现象,导出了潜热的概念

6、,并发明了冰量热器,标志着现代制冷技术的开始。1834年,在伦敦工作的美国发明家波尔金斯造出了第一台以乙醚为工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并正式呈请了英国第6662号专利。这是后来所有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雏型。1844年,美国人J.Gorrie发明了空气循环式制冷机,并于1851年获得美国专利,这是世界第一台制冷和空调用机器。绪论1858年,美国人尼斯取得了冷库设计的第一个美国专利,从此商用食品冷藏事业开始发展;1859年:吸收式制冷机;1875年,卡列和林德用氨作制冷剂,制造了氨蒸气压缩式制冷机;1890年:制冰工业开始,开创制冷空调工业;18

7、90年左右空气调节获初步发展,既有工业空调又有舒适空调;1906年出现“空气调节”名词;绪论1911年:Carrier湿空气图表1918年:自动冰箱1923年:发明食品快速冻结1927年:空调器,空气源热泵1928年:制出氟利昂12,人类从采用天然制冷剂合成制冷剂,创造出各种人工环境,人类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尽管如此,当时空调所需冷量只接近总人工制冷量的10%绪论1930年:汽车空调逐渐发展;1935年:建成卡车自动冷藏装置,飞机发动机低温试验装置;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舒适环境要

8、求的不断提高,民用与工业空调所消耗的制冷量达到总人工制冷产量的60%。——“空调与制冷”被美国工程院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工程技术成就》之一,排名第十。绪论(二)我国制冷的发展简史人类最早的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