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ID:42427753

大小:11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4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奉新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命题人:黄小琳2017.9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1.传说和一些历史记载均认为黄帝是男性,但有学者依据《左传》里“帝,后也”,《吕氏春秋》里“后土”即皇帝的神灵,《汉书》将“后土”解释为老年妇女,《史记》也说黄帝主生育、有女主象等记载,推定黄帝是女性。由此表明A.黄帝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B.历史资料的运用应注重考辨C.历史传说无法反映史实,极不可靠D.文献记载比传说更真实可靠2.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111:"不论西周氏族,乃及

2、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來”。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A.分封制B.禅让制C.宗法制D.中央集权制3.东汉光武帝设立“举谣言”制,将民谣纳入行政监督体系,以反映地方官吏为政善恶的歌谣来决定官吏的升黜,东汉出现了一系列因“谣言”而黜陟的官吏。这反映出东汉时期A.社会舆论决定官吏升黜B.监察体系臻于完备C.选官标准发生变化D•儒家思想影响政府决策4.《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吋,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

3、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下列各项与“平民得姓”关系最直接的是A.儒家思想的发展B.郡县制度的发展C.宗法制度的影响D.小农经济产生5.史书中关于汉武帝与其丞相田妗有这样一段记载:丞相入朝奏事,推荐了一些人担任官员。皇上说:“你任免官吏任免完了吗?我也想任免一些官吏。”这则记载反映出A.官吏任免权全操于丞相之手B.中外朝制度削弱了君主专制C.地方王国问题仍然威胁皇权D.从无为到有为转变很有必要6.2013年我国新一届领导人换届后,“大部制”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热词。对屮央机构进行改革,讣权力在阳光下运

4、行,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以下历史现彖与这一总趋势联系不大的是A・行省制度创立推广加强了中央集权B.三省六部制制约分散了相权C.三公九卿明确了职权部门权力分工D“二府三司”权力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7、唐代的佛教与道教都强调自己的师承与宗脉。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并宣称:“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韩愈这样做的目的是A.仿照佛道做法,追溯儒学源流B.抬高孟子地位,宣扬格物穷理C.顺应三教合一,汲取佛道精髓D.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身权威

5、8.柳诒徵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屮说:“盖宋Z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政治之纯出于士大夫之手,惟宋为然”。与此相关的重要因素是A.政府重武轻文的观念B.活字印刷术的普及C.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D.官僚体制开始成熟9.一位学者曾对弟子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下列属于这位学者的观点的是A.格物致知B.致良知、知行合一C.克己复礼D.天子之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10.在中华法系中,与商业有关的民事法律得不到充分发展,重视公权益即国家利益,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私权益即庶民个人利益,却得不到应有重视。材料表明中华法系A

6、.重视维护君主专制B.基于小农经济和宗族社会C.维护商品经济秩序D.侧重协调人与人的关系11•“一亩三分地”是老北京人口小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意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其来源与先农坛皇帝“亲耕”藉田有关。明清两代,每年仲春亥日,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藉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皇帝“亲耕”反映了中国古代A.敬天法祖的宗教观念B.家国一体的国家理念C.以农为本的治国思想D.笼络士子的文化政策12.《左传》为左丘明解释《春秋》而作。书中记载“区错夺夷阳五田”“•鑿与长鱼矫争田”(注:“”部分为人名),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实

7、质是A.贵族间的争权夺利B.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冲击C.地主土地兼并严重D.土地日渐私有化13.《新全球史》载:“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对“这项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缓解了政府的财政问题B.有利于社会的稳定12.如图为清朝前期人口与人均出亩数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信息的分析最合理的是l6Mnlo86420A.人口激增导致清代耕地而积减少B.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依附关系增强C.清代前期传统农耕经济不断发展D.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8、13.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八•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坏境相对宽松B.经世致用思想形成,商业理念以钱至上C.重农抑商政策提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