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广兰路站建筑设计分析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广兰路站建筑设计分析

ID:4243015

大小:351.5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30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广兰路站建筑设计分析_第1页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广兰路站建筑设计分析_第2页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广兰路站建筑设计分析_第3页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广兰路站建筑设计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广兰路站建筑设计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地下工程与隧道2011第4期UNDERGROUNDENGINEERINGANDTUNNELSNo.4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广兰路站建筑设计分析张旭东(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摘要:对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广兰路站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车站的规模控制及消防疏散的设计思路,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关键词:轨道交通;建筑设计;分段运营;客流疏散;规模控制待后期客流培育完善后,全线统一采用8节编组1车站概况(见图1~图3)。1.1站位及周边环境广兰路站是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以下简称“2号线”)东延伸段工程的小交路折返站,为地下二层一岛一侧式车站

2、,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图12号线初期运营图站台层。该站设在广兰路与申江路之间,穿越吕家浜和创新河,车站主体工程实施时需对既有河道进行临时改道。车站南侧至吕家浜地块为规划预留用地,主要用于2号线的建设和车站开发用地,其它图22号线近期运营图周边地块主要为居住用地,已建的有“城市经典”和“德宏花苑”等居民小区。1.2道路与管线图32号线远期运营图本站施工时,车站范围内尚无控制性管线。规划的祖冲之路红线宽32m,道路北侧10m为绿化1.4预测客流(见表1、表2)带,南侧30m为轨道交通控制带。车站西侧为已建表1初期2012年高峰小时客流量表(人/h)广兰路,道路红线宽度为2

3、4m,路中设置有轨电车;站名下客量上客量断面下客量上客量断面东侧为已建申江路,道路红线宽度为70m。车站先上行下行后穿越吕家浜河道(尚未按规划实施)和创新河河早高峰2000276717749829518572道(已实施)。晚高峰317747111153299186655981.3车辆编组及运营组织方案2号线东延伸段工程(龙阳路站—浦东国际机表2远期2034年高峰小时客流量表(人/h)场站)线路正线全长30.445km(上行线),共设11站名下客量上客量断面下客量上客量断面上行下行座车站。其中高架站2座,地面站1座,地下站早高峰4768500236237177281242038

4、座。晚高峰730178730385517481220455由于本段线路为郊区线,大部分车站周边均为待开发区。故初期全线考虑采用分段运营:以广兰1.5近远期站台设计路站为分段点,虹桥机场-广兰路采用A型车8节本站设计为一岛一侧式站台,岛式站台中心处编组,初期高峰小时开行对数21列;广兰路-浦东宽为8m,侧式站台中心处宽为5.5m。基于近远期机场站采用4节编组,初期高峰小时开行对数6列。不同的运营方式,车站站台的使用功能在近远期也—20—第4期张旭东: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广兰路站建筑设计分析有区别:近期,车站只使用岛式站台,侧式站台不使依据计算结果,本站侧式站台宽度取值为用;远期,

5、车站岛、侧式站台均使用。其中侧式站台2.5m,岛式站台宽度为7.75m。为右线使用;岛式站台上侧侧站台为左线使用,下其中楼梯取2.2m,柱按0.55m计,本站岛式侧侧站台仅在清客时使用。站台宽度(有楼扶梯处)取值不小于8m。根据以上计算,该端左线与与折返线间线间距为2设计难点及重点分析11.2m。故本次设计时在保证楼扶梯处侧站台宽度1)本站为2号线全线运营的分段点,乘客需在的前提下,将西端站台局部做成鱼腹式,最小站台宽本站换乘不同编组的车辆。由于两个编组车辆开度为7.48m。通过该处理后,线间距缩小到7.4m。行对数及运能的不一致,将导致岛式站台上客流集由于轨道采用9号道岔,

6、线间距缩小3.8m,因聚,故需按初期客流对消防紧急疏散进行复核验算。此车站长度可缩短34.2m。通过以上措施,现车站2)作为小交路折返站,车站规模非常大,而且配线见图4。又有近远期的要求,功能较为复杂。因此,要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前提下,控制好车站的规模。3)本站规模比较大,车站长度超过500m。如果采用常规设计,在车站一端设置废水泵房,难以图4广兰路站优化后配线图保证车站排水顺畅。因此,要做好车站的排水设计。4)由于长度原因,车站主体需下穿吕家浜和创与原方案相比,优化后车站长度共缩短新河交岔口,要控制好车站站台与河道的关系以及58.2m,有效的控制了车站规模。下穿部分与河底的标

7、高。3.2初期站台的消防疏散复核验算依据车站事故疏散时间反算,要满足消防疏散3设计方案研究要求,一列车乘客数加站台上换乘等候的乘客总数3.1车站规模的优化不得大于1960人。本站规模主要受控于车站配线,包括3个方面:1)远期消防疏散计算。车站两端道岔到端头井端墙距离;有效站台两端道Q1———一列车乘客数:30385×1.2÷30=1216人岔到站台的距离及配线处线间距。Q2———站台上候车乘客:(787+4812)×1.21)车站两端为了保证限界要求,道岔到端头井÷30=224人端墙距离为规定值(≮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