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品种通科2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水稻新品种通科2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ID:42439013

大小: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5

水稻新品种通科2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_第1页
水稻新品种通科2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_第2页
水稻新品种通科2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_第3页
水稻新品种通科2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_第4页
水稻新品种通科2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新品种通科2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水稻新品种通科2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摘要阐述了水稻新品种通科28的特征特性,并从培育壮秧、合理插秧、创造高产群体、合理施肥、节水增温、综合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关键词水稻;通科28;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7-0045-01通科28是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自行选育的水稻最新品种,具有熟期早、高产、抗倒伏等优点,适合当前机械收割,确保了大米提早上市,保证了稻农增产增收,迎合了当前市场需求。2013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吉审稻2013003。主要特点是穗大秆硬

2、,抗倒伏能力强,株型紧凑,剑叶上举,光合能力强,茎叶深绿色,分葉力较强。成熟时穗下垂,穗颈弯曲,主篥穗整齐,有效分篥成穗率高,增产潜力大。通科28的父本來源为通粳99-611,该品种于2003年通过了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名称:通粳611,审定编号:吉审稻2003019。该品种是吉林省第1个屮早熟优质米新甜种。父本来源为通粳299,该品种是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院自行培育的和I粳交后代材料,具有矮秆大穗、码密、秆硬等特点。2000年以通粳99-611为母本,以通粳299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0杂交粒5粒,当年在温室加代,2002年F2开始选优良单株单穗,采用混合集团

3、法进行出间种植及海南省加代。2005年选种圃选出丰产性好、垩白率低的材料,决选号为1038o2010年参加吉林省中早熟预备试验,2011-2012年参加吉林省屮早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根据吉林省水稻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抗性鉴定结果,该品种增产幅度显著。同时由于抗性能力较强、品质好、出米率高,满足了目前水稻生产者与稻米市场迫切需要。因此该品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适宜在吉林省四平、吉林、长春、白城等中早熟稻区进行种植。现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特征特性1.1植物学特性通科28的生育期约为130d,属中早熟品种,需210°C的积温为2600°Co平均株高为99.2cm

4、,株型较为紧凑,具有较强的分篥力,有效穗数为423万穗/hm2o穗的长度为15.8cm,主藥穗较为整齐,穗粒数平均达到99.3粒,结实率为92.4%,成熟度高,灌浆速度快,茎秆坚硬、活秆成熟。谷粒椭圆形,籽粒黄色,千粒重24.4go出米率高,米质透明有光泽,外观品质好。对温度和日照反应不敏感,自有该品种的试验记录以來,生育期一直比较稳定。出间长势强、茎秆粗壮,剑叶宽而直立上举,具有较强的光能利用率和较大的增产潜力。1.2抗性2010—2012年连续3年,采用苗期分菌系人工接种、成株期病区多点异地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通科28对苗瘟表现感(S),对叶瘟表现中抗(MR)、对穗瘟表现

5、感(S)o对纹枯病表现中感(MS)。抗倒伏性好,较抗白叶枯病、褐斑病及二化螟。1.3品质依据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通科28的糙米率为83.3%,精米率为72.8%,整精米率为67.4%,粒长5.0mm,长宽比1.8,垩白率7%,垩白度0.7%,透明度1级,碱消值6.0级,胶稠度85mm,直链淀粉含量19.4%,蛋白质含量7.5%o米质符合三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1.4产量通科28在2011年的区试中,平均产量8798.8kg/hm2,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6.3%,增产点比例为80.0%02012年区试平均产量8857.5kg/hm2,与对照品种

6、长白9号相比,产量增加幅度为6.9%,增产点的比例达到100%。在2年区试中,平均产量为8828.2kg/hm2,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6.6%,居当年同熟期组中第2位,增产点平均比例为90.0%o2012年生试平均产量9215.0kg/hm2,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8.6%,增产点比例为100%o居当年同熟期组中第1位。2栽培技术2.1培育壮秧根据多年的栽培实践,证明了培育壮秧的有效途径之一即为降低水稻的播种量[1]。育苗方法-般采用盘育苗或者槊料薄膜早育苗秧。盘育苗的播种量一般为55〜60g/盘;旱育苗一般播催芽种为125〜150g/m2,在平原稻作区,通科28的最适播期为

7、4月8-13FI,在山区或半山区,适宜的播期为4月10-18口。2.2合理插秧密度,创造高产群体通科28的插秧期为5月下旬,插秧期以选择在秧苗4.5-5.0叶为宜,每穴移栽基本苗2〜4株。水稻适宜的插秧密度应结合当前的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进行选择,一般对于肥沃土壤或高肥条件下,密度控制在16.7-12.5穴/n)2;对于中等土壤肥力和低肥区,密度控制在16.7-20.3穴/m2为宜[2-3]o2.3因地制宜,合理施肥底肥:氮磷钾配合施用,耙地前施尿素100kg/hm2+二胺150kg/hm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