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杂交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ID:42439498

大小:3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15

杂交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初探_第1页
杂交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初探_第2页
杂交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初探_第3页
杂交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初探_第4页
杂交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杂交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杂交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初探摘要:石柱中山稻区立体地带明显,气温低,日照少,热量不足,云雾雨日多,造成冷害重,自然灾害频繁,加之推广品种单一,引进品种杂乱,栽培技术落后,限制了水稻产量的提高。对策是:选用早中熟,耐寒抗病的优良的杂交品种,采取综合技术措施上,提早播种,及时防治病虫害,促进水稻高产。关键词:石柱中山;气候生态特点;杂交稻;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134-21石柱中山稻区气象生态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我县境内地形复杂,海拔悬殊大、各地气候差异明显。从海拔1600m的中山到海拔180m的

2、长江沿岸均有水稻栽培,大多数稻田虽然分布在海拔1100m以下地带,但海拔1100米以上的稻田占1/3,且产量低,成为全县水稻生产一个很薄弱的区域。在区域内,由于气温较低,水稻安全生长季短,热量不足(>12°C的积温仅为2521.8°C),冷害严重。笔者称此区域为中山稻区,其气候生态特点如下:1.1气温低,暖季短,属寒地稻作气候生态类型据调查,我县海拔1100m以上的中山稻区,年平均气温一般10-13°C,与海拔500m以下的坡口年均温17.2°C相比低4.2-7°Co七八月抽穗扬花期也低4.8-8.「C,较海拔1100m以下的三河镇蚕溪的年均温仍低1.4-

3、4.4°C,七八月也低2-5°C,一年中日平均气温>20°C日数,多数不足100d,>15°C的日数,普遍在170d以下;水稻安全生长季多在120d以下。我县中山稻区虽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就水稻生长季的积温和七八月抽穗期间的温度来看,与我国东北部和西北部寒冷稻区的哈尔滨和银川很接近,而且不高于日本北海道稻作区的温度。根据丁颖研究“一般灿稻地区年平均温度多在171以上,粳稻地区在16€以下”的结论,从气候上,我县海拔1100m以上中山稻区应属粳型生态区,因而在栽培上应选用与之相适应的粳型水稻品种。1.2热量资源随海拔高度上升而递减,冷害加重,成为限制水稻产量的

4、主导因素我县中山稻区气随海拔高度上升而下降。一般海拔高度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C左右;水稻安全生长季的积温更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大幅度下降,据观察,中山稻区海拔每升高100m,积温减少176°Co加之,由于中小地形的影响,形成了一些特殊的小气候环境。基于中山稻区气温的立体变化,海拔愈高,愈趋冷凉,春季稳定通过12*的初日和秋季稳定通过2CTC的终日,也相应延后和提前。据有关资料显示,海拔每上升100m,春季稳定通过12°C的初日,要推迟3-4d左右,秋季稳定通过22°C的终日又要提前4-5d,水稻安全生长季缩短7-9do春迟秋早夏无高温的气候生态特点

5、十分明显。所以海拔愈高,水稻安全生长季节愈短,冷害也愈加突出。由于热量资源的不足和低温冷害,成为限制水稻产量的主导因素。其关键时期又是在七八月水稻抽穗扬花期间,这个时期温度的变化常导致水稻产量的低而不稳。1.3降水增多,日照减少,秋季连阴雨出现频率大我县中山稻区降水量大多在1301.9-1372.6mm以上,最多可达1500mm以上,较低山丘陵多200-400mm,而且年总降雨量普遍大幅度超过了水面蒸发势。从降水的季节分布来看,在水稻生育的四至九月中,中山稻区比低山丘陵稻区要多。因此,水稻栽培中一般不存在缺水干旱问题;相反,由于降水增多,空气湿度增大,而且

6、七至九月平均,海拔每上升100m,空气湿度增加2-3%o加之,云雾较重,雨日较多,出现连阴雨日的频率高,对水稻的抽穗扬花和灌浆结实不利。又由于阴雨总是伴随低温出现,往往造成水稻障碍型和延迟型多种冷害发生。据县气象站提供的资料显示,中山稻区年日照时数约1140h,而水稻生育期(4-9月)的日照时数仅为757.Oh,比低山丘陵要少170.5ho山地日照的立体变化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年日照时数减少17h,无霜期提前7d,农事季节推迟3d左右。中山稻区这种多雨寡照的气候生态环境对水稻生育成尤其是齐穗扬花结实,光合生产与物质积累都极为不利。1.4自然灾害频繁,水稻生产

7、生产稳产性差由于山地地形复杂,造成我县中稻区自然灾害频繁,如春季寒潮低温,烂秧严重,夏秋季大风、洪水、冰雹等灾害也时常发生威胁水稻生产。加之稻田冷、烂、毒、瘦,生产力低;林地多,鸟兽危害严重,使中山稻区不仅难以获得丰产,而且稳产性差。2石柱中山稻区杂交稻栽培技术措施的几点对策我县中山稻区独立的气候生态环境,加之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条件所限制,在品种方面,充分利用好适应性强的本地低产耐寒品种,做到稳产保收的同时,大量向全国各相应寒带区域引进早中熟耐寒高产的杂交良种。技术措施上既要考虑一般稻作的共同性又要考虑山区稻作的特殊性,制定出中山稻区合理的栽培技术,根据现

8、有研究资料和吸取外地先进经验,必须采取以选用早熟耐低温的杂交良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