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栽培方式与密度

枣树栽培方式与密度

ID:42439507

大小:69.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15

枣树栽培方式与密度_第1页
枣树栽培方式与密度_第2页
枣树栽培方式与密度_第3页
枣树栽培方式与密度_第4页
枣树栽培方式与密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枣树栽培方式与密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红枣种植之枣树栽培方式与密度选择栽种方式因栽培目的而界。在城市郊区、旅游区和距离帀场较近、交通便捷的农村,一般选择生产鲜果供应市场为主耍冃的,进行纯枣园式集约栽种管理。远郊和交通不发达的偏远乡村和山区,一般以生产红枣、乌枣、南枣、蜜枣等干制产品为主耍冃的。在基本农田进行人规模栽种时,为提高农山综合经济效益,可采取枣粮间作的方式。小规模栽培,可利用四旁小块闲地,零星栽种。根据栽种目的、品种不同,目前我国主要有以下儿种栽培方式:1、盆栽主要用于观赏、兼食果实。以观赏枝叶、造型为主要bl的宜选栽龙枣、大荔龙枣等1111

2、枝品种。观赏果实为主要日的,要选择一年生枝系有很强结果能力、结果稳定的品种,如果形奇特的茶壶枣等。盆栽的盛器,可用土盆,也可用底部有排水孔的陶瓷盆缸,盛器容土量20~50千克,观果的品种盛器越大越好,使枣树有较人的土壤营养面积,牛长健壮,结果稳定。盆土以肥沃的沙壤质土较好。2、庭院和四旁栽植这是我国各地I-分普遍的栽枣方式。此种栽培方式需注意栽种密度、整形方式和控制树体过强的发冇。株距一般选择3〜4米,使枣树有良好的光照条件,树体的形状、人小能适应庭院内外的空间状况,不会出现密度过鬲或与其他树种争空间、阳光的矛盾

3、。3、密植园栽培密植是提高果园早期覆盖率、增加早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冇效方法,己经成为新发展枣园的主要栽培模式之一。枣树密植一般采用南北行向栽植,株行距(2〜3)米X(3〜4)米,需要用重剪或树干环剥,控制树冠大小和枝叶密度。随着枣树栽培水平的提高,密植栽培受到普遍重视。密植栽培的枣树品种必须具备早实性强(一年生枝系有很强的结果能力)和树体发育较小(成龄树冠径能控制在3〜3.5米以内,树高控制在3~4米)的特性。在树冠交接时,用重剪或环剥能控制树体扩展,并能保持稳定结果,而不会因重剪刺激,人量抽住无结果能力的一年生

4、枝系,影响全树坐果,导致栽培失败。忖前,适于密植的制干、干鲜兼用良种有圆铃1号、圆铃2号、金丝1号、金丝2号、金丝3号、金丝4号,鲜食良种有大口铃、大瓜枣、六月鲜、孔府酥脆枣、辣椒枣、妈妈枣和冬枣等。若进行株行距为2米X(3~4)米的超密栽培时,-•般采用南北行向栽植,此种栽培方式只能丿IJ于早实性很强的枣树品利

5、。早实性差或较差的枣树品种,因解决不了控制树体发育少发枝影响坐果的矛盾,不能采用超密栽培。超密栽培必须进行重修剪控制树冠,利用一年牛枝系结果來提高产量。选用超密栽培方式时,必须慎选品种。目前,可以用于超

6、密栽培的主要品种有大口铃、人瓜枣、山西梨枣等少数人果鲜食品种。4、普通枣园此种栽培方式,栽种密度较小,枣树成龄后,行间不交接,仍有1米左右的空间通透光照,可达到树体发冇较充分,结果以多年生枝系为主,产量高而稳定,而且果实人、品质优,适用于小规模集约经营优质枣的生产栽培。株行距依栽培品种树势强弱而不同。长势弱的品种如圆铃枣、金丝小枣系列品种和妈妈枣、六月鲜、人瓜枣等,一般采用南北行向栽植,株行距(3~4)米X(5〜6)米,亩栽28~45株。长势强的品种,如长红枣、圆铃枣、老婆枣、孔府酥脆枣等,一般采用南北行向栽植,

7、株行距(4~5)米X(7飞)米,亩栽1旷24株。普通枣园栽植密度较小,前期产量一般较低,为克服这一缺点,提高前期产量,一般采川计划性密植。建园时,在株间、行间加种1株或整行的临时性加密树,加密树种植年限5~7年。当树体生长至行间、株间交接并发生空间、光照矛厉时,及时控制,缩剪加密树,肓至伐除。为增进枣园光照状况,栽植行向应南北设置,使每行树的两侧都能受到较长吋间的直射光照,提高结果能力。长势弱的枣树高度应控制在4飞米,长势强的红枣树控制在6米以下,既可防止树体过高而降低行间光照,乂便于修敢、采收和防病治虫等管理。

8、5、枣粮间作枣树和粮食等作物长年间作,是我国红枣主产区的传统农作制度,具有以下优点:①提高农田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光能增加农田产量和产值。②降低风速和田间蒸发量,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③减轻干热风影响,有利于麦类作物稳产高产。④枣树宽大的行距,造就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有利于枣品质的提高,减轻病害,节省管理投资。⑤管理较简便,适于规模化集约经营。枣粮间作在利用F1光能、土壤肥水和空间方血虽有一定矛盾,但如采用枣粮间作的优化模式合理规划和加强III间土肥水管理,就能解决孑盾,达到枣和间作

9、物双丰收。枣粮间作的优化模式研究设计的主导原则是合理布局枣树和间作作物,既能保持粮食等作物高产,又能获得较高的枣果产最,达到人幅度增加农IB经济效益的目的。这种模式适于整县、整乡规模的人面积种植,不影响农作制度和作物种类的调整。主要栽培要点如F:(1)枣树行向与密度:枣粮间作宜采用南北行向,树冠两侧和间作地,在1犬内的光照量和光照吋间大致接近。若采用东西行向树行南侧光照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