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能源计量基础推进节能减排工程

夯实能源计量基础推进节能减排工程

ID:42440163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5

夯实能源计量基础推进节能减排工程_第1页
夯实能源计量基础推进节能减排工程_第2页
夯实能源计量基础推进节能减排工程_第3页
资源描述:

《夯实能源计量基础推进节能减排工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夯实能源计量基础推进节能减排工程加快节能减排日益成为全球共识和发展潮流。能源计量作为能源管理的科技手段,是节能减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加强能源计量推进节能减排,是质监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淮安经济建设与牛态文明经济共赢的优先选择。近年來,全市质监部门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原则,大力服务冶金、化工、纺织、电力等重点用能行业,加强能源计量管理、优化节能减排措施、加大能源消耗考核。据统计,仅耗用标准煤—项,2007年全市11家省级以上重点用能金业节约标准煤23.7万吨,折算市价近1.1亿元,能源计量推进节能减排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出台了《2008

2、年及“十一五”全市节能戸标责任分解表》。围绕我市节能降耗的T作重点,质监部门将致力于能源计最器具的推广普及,全力开展能源计量执法检查,细化计量节能减排服务措施,努力实现三个冃标:一是加快能源测量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到2008年底全市国家级重点用能企业金部达到GB/19022-2003的要求,省级重点用能企业达到计量保证确认。到2009年底,50%的年耗能5000吨以上的金业达到计量保证确认。到2010年上半年,30%年耗能3000吨以上的企业达到计量保证确认,其余均应达到计量合格确认。二是加快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根据《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貝-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力争到2008年全市省级以上重点

3、用能金业进出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的计量器具配备率达到100%和90%,到2009年50%的市级重点用能企业进出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的计量器具配备率达到100%和90%,到2010年上半年各级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均应满足《通则》规泄。三是加快能源计量能力建设。建立我市节能减排计量器具专用实验室,参照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国家强制性标准模式,建立地方性排污计量辭貝配备的强制性标准。加强用能单位电动机经济运行的管理,对不经济的电动机进行技术改进,对耗能较大的电动机实行强制测试,增强能源计量检测能力,不断提升我市节能减排水平。围绕我市“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全市质监系统把我市工业余热利

4、用、建筑节能、新能源应用、工业清洁生产、工业废水处理、固体废物资源化等作为能源减排重点领域,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充分发挥质监部门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优势。主要做到“四个强化”:一是强化能源计量的组织协调。淮安质监局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能源计量工作领导小组,并邀请部分企业计量管理专家为成员,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和落实计量节能减排的各项工作,督促各县区建立计量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确保责任到位、扌&施到位、工作到位。二是强化能源计量的技术服务。要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必须严把金业能源计量的源头,强化对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计量技术服务。我们将针对企业的牛产要求,逐家逐户进行现场培训和

5、指导。组织开展企业间交流,推广先进的节能方法和能源计量管理经验。指导企业加强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和使用,积极推广先进的能源数据采集、分析和管理系统,提高合理利用能源计量数据的管理水平。三是强化推动计最的监督检查。节能减排不是权宜之计,必须在侣导科学节能减排的同时,坚持依法节能减排,加大执法力度,推进法治化监管。我们质监部门严格按照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结合市政府节能冃标考核的要求,加大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配合、联动协作,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对用能单位进行能源计量工作监督检查,着重检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情况、计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转情况、能源计

6、量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悄况、节能减排的工作效果等,督促企业完善管理制度,提髙能源计量管理水平。四是强化推动计量的舆论宣传。人民群众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体和源泉,深入开展全民节能减排活动,必须激发广人群众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扩大公众参与,大力促进社会监督,健全社会监督网络,强化舆论监督力度。我们将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图片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加强能源计量”活动的宣传,使节能减排深入人心,提供全社会节能意识,增强企业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感和完成节能减排冃标任务的紧迫感,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R好局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