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八单元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课时规范训练

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八单元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课时规范训练

ID:42444882

大小:280.9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5

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八单元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课时规范训练_第1页
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八单元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课时规范训练_第2页
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八单元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课时规范训练_第3页
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八单元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课时规范训练_第4页
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八单元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课时规范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八单元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课时规范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八单元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一、选择题(2015・高考山东卷)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钟摆”交通现象。完成1〜2题。1.上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吋路况示意图。图示吋刻最有可能是()A.8:00B.12:00C.14:00D.18:002.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拥挤的路段可以看出,在市区的拥挤最为严重,且出现双向拥挤,在郊区部分地

2、区出现了单向拥挤,可以推断是上下班时间,故B、C项错误。根据“靠右行驶”的交通法规可以判断郊区道路中单向拥堵的是进城方向车流,因此判断为上班时间。第2题,要缓解“钟摆”交通现象,即需要减少郊区居民进入市区,“移业就民”是比较可行的办法,而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金业投资环境会增加城市中心的产业密度,加大“钟摆”交通现象,所以B、C项错;城市中心地区主要以商业区为主,居住人口少,因此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对缓解交通拥堵意义不大,所以A项错。答案:1.A2.D下图为我国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显示,(%)(%)A

3、.甲、乙两城市老城区人口均有所减少B.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C.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区人口数量比较接近D.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4.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的()B.中期阶段A.初期阶段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解析:第3题,图中只显示人口比例变化,并未显示人口数量的多少,虽然老城区人口比例略有下降,但城市人口总量在逐渐增大,所以老城区人口不一定减少;从图屮可以直接看出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两城市远郊区、县区人口比例相当,但两城市人口总数不一定相同,远郊区、县区人口数量可能有差别。选D。第4题,两城市都彳立于我

4、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在提高,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不断增大,说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应该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选答案:3.D4.B(2017•淄博模拟)下图为城市发展阶段及人口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SX/f////技一%1丿如图所示,城市的发展阶段一般为()A.城市化一郊区城市化一逆城市化一再城市化B.再城市化一郊区城市化一逆城市化一城市化C.城市化一逆城市化一郊区城市化一再城市化D.郊区城市化一城市化一逆城市化一再城市化中心城市人口处在最低值的阶段是()A.城市化B.郊区化C.逆城市化D.再城市化四人口变化O解析:第5题,图中显示,第一阶段郊外地区

5、人口由减少到增加、中心城市人口增加,则为城市化阶段;第二阶段屮心城市人口增加趋缓到减少,同时郊外地区人口增加较多,则是郊区城市化阶段;第三阶段屮心城市人口减少,郊外人口由增加到减少,都市圈整体人口减少,则为逆城市化阶段;最后,中心城市人口由减少又逐渐增加,为再城市化阶段。第6题,图屮屮心城市曲线与0坐标有两个交点,其屮右侧一个交点是人口处在最低值的阶段,此时中心城市人口减少、整个都市圈人口减少,说明处于逆城市化阶段。答案:5.A6.C(%)辟蛋匚Y栏圾7550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7〜8题。1950197520

6、002025年份7.图屮代表屮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A.甲B.乙C.丙D.T2508.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C.城市坏境趙于恶化D.城市屮心区人口不断增多解析:第7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水平和速度。城市化水平一直最高的甲是发达国家。中国改革开放前城市化水平很低,改革开放后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化水平在图中表现为折线的坡度大,在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屮我国城市化水平接近50%,故判断丁折线代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D项正确。乙折线是全世界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丙折线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

7、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第8题,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2000年以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主要是国家的均衡发展战略造成的,通过城市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故A项正确;合理城市化会带来环境质量的改善,C项错误;发达国家城市化处于高级阶段,出现逆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人口向农村和郊区迁移,D项错误;目前发达国家是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大,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故B项错误。答案:7.D8.A8.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