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监管体制介绍

新加坡金融监管体制介绍

ID:42447394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5

新加坡金融监管体制介绍_第1页
新加坡金融监管体制介绍_第2页
新加坡金融监管体制介绍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加坡金融监管体制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加坡金融监管体制介绍新加坡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相当发达,其发达的金融业冇赖于其不断发展完善的银行监督管理体制。新加坡的银行监督管理体制建立于银行法基础Z上,颇具特色。1.监管纽织构架。新加坡的金融监管主体为新加坡金管局(MonetaryAuthorityofSingapore,简称MAS),它同时有中央银行金融调控与金融监管两大职能。从职能结构上看,MAS可分为6大职能组团,其组织构架如图1所示:童事会执行总裁办计划政策图1MAS的整体组织框架及职能构成MAS的金融监管职能由“金融机构监管组团”实施。该组团是MAS最大的组团,由银行署、保

2、险署、证券期货署、市场体系与风险顾问署、监管政策署、监管法律服务署组成。银行署是该局鼓大的一个部门,其人员占MAS总员工数的1/8。由于在新加坡的银行较多,银行署下设六个银行监管组群,明确每个组群的监管机构。同时在银行署内部专门设置了“资木市场部”,以便与银行署内的有关部门合作开展对银行资木期货业务的监管。新加坡的金融监管体系,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监管当局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从图1的结构可以看出,MAS采取了董事会——执行总裁办一一职能部门的治理结构模式。MAS董事会由政府官员及财政金融界、法律界的资深要员组成。新加坡MAS董事会这种人员构成为保证M

3、AS职能的有效行使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并没冇过多地影响ws的独立性,在实施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过程屮冇和、"

4、的独立性和很高的权威性;二是实行混业经营和合业监管的体制;三是银行业监管注重管监分离和冇效协作。2.监管理念和文化新加坡政府把金融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实行积极的开放政策,鼓励金融自由化,MAS致力于把新加坡发展成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在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MAS形成了一套全新的金融监管理念。主要表现在:一是MAS颁布法规放松流动性管制,允许银行实行自我巾报的流动性管理政策,逐步取消银行统一执行的流动性指•标。二是专注风险性监管。三是注

5、重银行公司治理及信息披雄,督促银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四是注重和其他国家中央银行的合作,对外资金融机构实行联合监管。五是MAS根据银行风险大小,在金融业屮的地位以及对金融业的影响程度将银行划分为三个类型,将所冇木地银行和大型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定为第一类,实施重点监管,将业务规模小的外资金融机构定为第三类不予重点监管,其余银行划入第二类。六是注•重持续监管。1.监管技术和方法MAS建立了相当完善的风险分析系统,它们借鉴美联储的骆驼(CAMELS)评级法,结合新加坡银行业的实际,对木地银行和外资银行分别建立了(CAMELOTS)评级系统(C资木充足性

6、、A资产质虽及信贷风险、M经营管理、E盈利能力、L流动性风险、0操作风险及其他风险、T信息技术风险、S对市场风险的敏感性)和PLATOS评级系统(P母国银行的支持、L流动性、A资产质量、T信息技术、0操作风险、S市场风险敏感度)oMAS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管信息处理系统,实现了“非现场监管一一现场检査一一风险评级一一非现场跟踪监管”的良性循环。在监管循环中,将非现场监管登于主导地位,MAS采取全方位搜集信息、全面风险评级、全程跟踪完成非现场监管工作。MAS的非现场监管人员与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时刻保持联络,对其经营和管理情况进行广泛的征询和讨论,通过各

7、种渠道取得银行的真实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输入信息处理系统,实现了监管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监管的效率。MAS在对相关信息加工、处理后,根据新加坡银行业的经营特点和自身监管能力,运用CAMELOTS和PLATOS评级系统对银行现实和潜在风险进行全而评估,经过对每一项指•标评估并加权综介后,确定最终风险级別。一般对重点银行每季(对非重点银行每半年)评级1次。MAS根据非现场监管信息,确定对银行的现场检査力度和频率,实施专注风险的现场检查。MAS通常不开展対银行业的统一检査,而是根据何一家银行対木地金融业的影响程度及非现场评级所揭示的风险状况,决定所冇银行的

8、场检查频度。银行的地位越重要,风险越突出,则检查的内容越广、频度越密。一般专注于某一类特定风险(如信用风险),但在必要时亦采用全面检查,时间跨度基本上为3个多月。MAS注重银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包括海外监管当局)的报告,对拟杳行各个业务品种的内在风险进行深入详细的剖析,研究其风险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的配比关系,将风险高而管理薄弱的业务品种,确定为检査目标,设计检査深度、期限和人员分配。检査贴近于银行的实际风险状况,注重对风险管理措施完备与否的评价,监管资源使用效率高。MAS根据国际惯例,结合新加坡金融业的风险状况,制定了一套由授权、调控和评价三个环

9、节组成的风险评价办法。通过授权,制定各项业务活动的风险临界范围,运用数理模型对风险临界范围和现实风险进行检验对比,调控风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