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酸制绒添加剂对硅片绒面的影响探究

多晶酸制绒添加剂对硅片绒面的影响探究

ID:42449060

大小:3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5

多晶酸制绒添加剂对硅片绒面的影响探究_第1页
多晶酸制绒添加剂对硅片绒面的影响探究_第2页
多晶酸制绒添加剂对硅片绒面的影响探究_第3页
多晶酸制绒添加剂对硅片绒面的影响探究_第4页
多晶酸制绒添加剂对硅片绒面的影响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晶酸制绒添加剂对硅片绒面的影响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多晶酸制绒添加剂对硅片绒面的影响探究摘要:将添加剂加入到HN03-HF制绒体系当中,目的是让硅片实现制绒的效果,硅片在制绒后,需要对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并且将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对腐蚀深度的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因为添加剂存在差异性,所以,其腐蚀速率作用也有着很大的不同;通过对硅片表面的反射率进行测试表明,对于制绒后的表面光学均匀性,通过添加剂能够对其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在对添加剂组分配方进行优化的同时,保证制绒工艺条件不发生变化,让其腐蚀深度达到3.5-4.5hm,多晶硅片表面反射率达到20%-21%,这样才能让产线制绒效果得

2、到有效的提升。关键词:多晶酸制绒添加剂硅片绒面影响、八—一刖B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各个行业领域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在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市场上各种新型结构的电池不断的涌现,在多晶电池量产效率上不断的上升,目前已经达到19%以上。通常情况下,电池表现会由于反射的原因,造成光损伤现象的发生,从而给电池的转换效率带来极大的影响,如果借助表面织构化工艺,能够让太阳电池的表面反射率很大程度的降低。多晶硅片和单晶硅片相比,其有着自身的优势,多晶硅片其表面晶粒在取向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行业当中,相关的企业通过

3、机械刻槽等技术,对多晶硅表面的织构进行了获取。然而,这些技术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这是很多多晶硅电池生产厂家难以接受的,如果对酸性制绒液进行广泛的运用,能够让多晶硅表面形成的硅减反射层是多孔的。在工业当中,经常会使用的酸性制绒液一般为HF/HNO3/H2O的混合体系,虽然这种体系相对的比较简单,然而,其制绒效果非常不理想,而且很难适应超薄硅片。为了能够让多晶硅片的反射率很大程度的降低,需要对多晶硅太阳电池的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一、试验在实际当中,多晶硅片化学腐蚀反应的具体原理为:给硅表面进行空穴的提供可以运用HNO3,很大程

4、度的对硅表面的Si-H键进行了突破,让Si氧化后变为SiO2,通过HF,将SiO2溶解,最后形成的络合物就是H2SiF6。这样的情况下,使得硅表面会出现各向同性并且不均匀性的腐蚀现象,硅层不仅粗糙,而且孔多,这样能够让光反射很大程度的减少,并且能够让光吸收能力得到增强,具体的反应式为:3Si+4HNO3+18HF=3H2SiF6+4N0+8H20。酸溶液在对硅片进行腐蚀的过程中,氧化剂HNO3会让硅氧化后形成SiO2,氧化后的硅表面,会出现SiO2膜,该SiO2膜尤其的致密,在溶液当中存在络合剂HF,它能够溶解SiO2膜,

5、最终形成H2SiF6络合物,它有着溶于水的特性。随着H2SiF6的生产,并且是不间断的,通过离解产生的H+浓度也在连续的上升,这会让腐蚀速度很大程度的加快。通过研究显示,一旦腐蚀液中加入的HN03非常的多,很容易形成化学抛光效果,对腐蚀坑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HF太多,会造成反应速度非常的快,这使得微腐蚀坑难以形成。因此,在试验当中,对新型多晶制绒添加剂进行开发,能够让硅片腐蚀速度得到相应的控制,对硅片表面的形貌进行了有效的改善,更让反射率很大程度的降低[1-2]o(一)试剂与材料在试剂当中,有很多属于是沪试电子级(MOS)

6、药品,比如,HN03、HCI、HF、NaF、NaOH;这些药品当中有曲拉通x-100(CP沪试)、三乙醇胺(AR沪试)、聚乙二醇(CP沪试)、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R沪试)全氟聚醍(Alfa)等。一般试验中运用的约为50mmx50mm尺寸,电阻率的范围在0.5-3Q?cm。(二)试验过程对硅片的质量进行称量,已经称量好的硅片,可以将其在制绒卡槽中进行安插,安插时一定要小心;在聚四氟乙烯烧杯中,根据试验的配比,对制绒反应液进行合理的配置,其聚四氟乙烯烧杯应该选择量为500mL,在试验清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去离子水;将低温恒温水

7、冷设备打开,设置槽体的温度,范围在8°Co在配比基础反应液体时应该是HF(62mL):HNO3(196mL):H20(142mL),还需要水溶液,其中为有机表面活性剂配置质量分数1%o需要以产线工艺条件试验操作步骤为擁为下面的内容:对上述的试剂盒药品进行选择,通过配置,得出两种多晶制绒添加剂,一个为A,一个为B,然后对其进行多组和多次的试验。在反应液当中,添加剂A、添加剂B其体积浓度在0.5%,试验结席,应该对硅片腐蚀深度和表面反射率进行有效的测量[3]o二、结果与分析通过上述的基础反应液配比,对试验的工艺条件进行不同的?

8、O置,对HF/HNO3/H2O基础配方进行比较并且将添加了添加剂A.B后的多晶硅片试验结果也进行对比。对硅片绒面反射率,使用复享D8积分反射仪对其进行了测试,可以得出,反应基础酸溶液在两组闹的实验条件下,产生反射率,一个为24.7%,一个为24.3%,可以说,在两组实验当中,将添加剂A、B进行添加,都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