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的书学思想

傅山的书学思想

ID:42449430

大小:75.1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15

傅山的书学思想_第1页
傅山的书学思想_第2页
傅山的书学思想_第3页
傅山的书学思想_第4页
傅山的书学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傅山的书学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傅山的书学思想傅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思想基本上是以《周易》>《老子》、《庄子》的闰学思想为核心,又广泛吸取诸子百家的积极因素而形成的。尤其是《周易》、《老子》、《庄子》这三部著作,积聚了中国古代辩证思想的精粹。这远不是西方哲学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抽像性的概念辩证法。它是中国式的直接立足于自然生命,始终将人与自然、感情与理性高度融合起来的生动具体的辩证法。正因为如此,《周易》、《老子》、《庄子》不仅是中国辩证哲学的起点,而且是中国书法理论的起点。傅山的书法思想,就是在这个很高的起点上发展和形成的。十七世纪,是中国书法理论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特定的历史环境,使傅山

2、的审美感情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这种感情既是深沉的,也是真诚的;是悲壮的,也是神圣的。傅山先生具有独特的书法思想,他的一个警世骇俗的观点:“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率真毋安排。”也就是著名的“四宁.四毋”,现在已成为书画艺术创新的一大法宝,是他对中国书法的一大贡献。首先“拙”,不是通常指的笨拙之拙,没有精糙.蠢笨的含义,“拙”的内在是“正”,是他堂堂正正的高尚人格。以正拙为其艺术特色的书作,是他刚正秉性的必然产物,是既敢于恣肆,又敢于放任而不死板的正极之后出现的神奇。正中含奇,奇不失正,奇即列于正之内,正即连于奇之中。是若拙,而不是真拙的大巧。他说:“写字无奇巧,只有正拙。正

3、极奇生,归于大巧若拙已矣。”他的理解是:“写字不到变化处不见妙,然变化何可易到。不他进而又说:“写字之妙,不过一正,然正不是板,不是死。”要端妙周正,而又不死板呆滞。如何克臻此境呢?自正入,不能变出……但能正入,自无卑贱野俗之气。然笔不熟不灵,而又忌亵,熟则近于亵矣。”我们领会他的精神,体味他的哲理,强调“变”>“化”,变则通,化则灵,变化中则神气生焉。他有一别号为“观化翁”,即有此寓意。这其中的变化,“正”是根基。他多次强调“志正”、“学问正”,学书之道只有从正道入,才能变化无穷,时出新意。从平正到险绝,由险绝复归平正,再由平正递进到新的奇绝,在往复无穷的变化中,不断升华到更高的境界。

4、但是奇和怪、板和正、熟和亵,一墙之隔的界线非常微妙,过犹不及。因此,巧与拙,要的是恰到好处的火候和分寸至为重要。黄庭坚就主张:“凡书要拙多于巧。近世少年作字,如新妇女子妆梳,百种点缀,终于烈妇态也。”所以大家书风,拙胜于巧,巧处不易见,但总觉其博大。而小家,巧胜于拙,巧处易见,反而更觉其浅薄。傅山的思想正在于此,不能简单地、肤浅地看作是偏激和反中庸。他自己承认:“志正体直,书法通于射也。”他最注重的还是作人的一腔浩然之气。全祖望说:“傅山非止言书也。”一语道破他强调“正”的真谛,正是“此中机变,不可胜道,最难与俗士言。”在这里使我强烈地感觉到,傅山在对正与拙的深层地阐发中,已形成了自己一

5、套独特的书法思想体系,冲破历史的局限,为有清以来的书法创作和评论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明清以降,想有作为的书法家们,在追求个性解放、为自己崇高的艺术理想而奋斗的时候,几乎无一不紧紧抓着这一武器。傅山独特的理论,一直影响着后代的书风。这也可以说是傅山尤嫉俗媚、坚质浩气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代著名学者朱谦之先生说:“傅山是一个思想极其自由解放的人。他的反奴性思想,是当时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最突出的表现。”傅山极力反对奴俗思想,在一草书条幅中有云:“奴儿婢子学家翁,但见人来发痫疯。一自龙山庵放火,南无古佛楷芙蓉。”他反对浓艳浮靡的奴态,推崇直率自然、淡泊恬静、荒疏粗野。他%弃贱态的低俗,追求古朴的高

6、雅。傅山满腔的悲愤情绪决定了他只能在丑和媚之间选择前者。“丑”,并非丑陋、丑恶之丑,亦非与“真美”、"大美”相对立的东西。它表现在书法上,是一种朴实无华的风格。其相对哗众取宠来说,是一种孤傲的人格。这里的“媚”,是谄媚,取悦于人的贱态。它不是妩媚的媚,而是奴颜媚骨的媚,是与高贵相对立的下作。与“媚”相对的“丑”,贝焜一种傲岸不驯、刚毅不屈的象征。有人说傅山是嫉恶人生的,这话绝对是错误的,原因是他对傅山的认识尚停留在一个片面的表层。我认为傅山之所以要鄙弃世俗生活,正是因为他太爱人生,绝不愿使人们把生活变成平凡而庸俗无聊的缘故。这也诚如徐渭所云:“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必非高书。然此言亦可

7、与智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傅山在反对奴俗的立场上与他前辈的这位大文豪.大书法家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它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从理论上说,丑是美的积极的对立面,是美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异化和倒错。在丑里面,美的各种组成因素由于关系的改变,倒错为美的积极的对立面。它并非是孤立僵化、平庸无力的,它从反面突破常规,显示美的特征。如某种崇高,正是其无形中包含着丑的成分;某种悲壮,常常是由于丑压倒了美;某种滑稽,就在于揭示自身的矛盾,并不仅仅是可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