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面沉降现状与防治对策

台湾地面沉降现状与防治对策

ID:4244992

大小:291.8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30

台湾地面沉降现状与防治对策_第1页
台湾地面沉降现状与防治对策_第2页
台湾地面沉降现状与防治对策_第3页
台湾地面沉降现状与防治对策_第4页
台湾地面沉降现状与防治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台湾地面沉降现状与防治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4卷第3期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Vol.14No.32003年9月TheChineseJournalofGeologicalHazardandControlSep.2003台湾地面沉降现状与防治对策龚士良(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200072)摘要:台湾地面沉降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台北地区。随着地下水开发利用的普及与养殖渔业和相关耗水产业2的移入,西部沿海平原区地面沉降现象普遍,尤以彰化、云林、嘉义、屏东等地显著,总沉降面积达1165km,约占台湾平原区的1/10。其中屏东地区1970~20

2、01年的累积沉降量达3120m,最大沉降速率曾超过40cmPa(1979~1981年)。目前彰化地区的沉降速率最大,2000~2001年达1716cmPa。其它绝大部分地区沉降速率在5cmPa以下。台湾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系开采地下水引起的。仅屏东地区就有4000余口深井,地下水年均开采量1165亿33m,最高达312亿m以上。该岛第四纪地层厚800~1000m,沉降主要发生在60~300m土层内。目前沉降发展态势可分为暂时稳定、渐趋稳定、显著沉降和潜在沉降4类。台湾目前采用一等水准测量、GPS及一孔多标

3、感应分层监测技术进行地面沉降监测。在主要沉降区均设有多处GPS固定站实行自动化监测,一孔多标土层分层监测共有19组。采用数值模拟对地面沉降进行分析与预测。通过用水规划的制定、督导和实施地面沉降的控制与管理。1995~2000年实施第一期地面沉降防治执行方案,2001~2004年实施第二期,针对不同地区沉降发展的不同态势采取相应对策,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成效。关键词:地面沉降;现状;监测;控制;台湾文章编号:1003-8035(2003)03-0024-08中图分类号:P642126文献标识码:A层下陷防治执

4、行方案0,通过用水规划制定与督导实1引言现地面沉降的控制与管理,已取得一定实效。台湾省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相接的2002年5月17日至25日,应台湾工业技术研活动带上,地形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东部以山地为究院能源与资源研究所之邀,由笔者等一行3人组主,西部则以平原为主。台湾岛南北长394km,东成的上海代表团,出席了由该所和台湾经济部水利西最大宽度144km,环岛周长1139km,面积为署联合举办的/地层下陷管理与对策研讨会0,并分2[1][2~4]35798139km,其中平原区面积约占全岛陆域

5、面积别作了学术报告;同时与台湾地面沉降学术界的1P3。及管理层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并对岛内地面沉[5]台湾西部平原区因具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人降进行了实地考察。口稠密,经济发达,开发程度很高。自20世纪50本文概要介绍台湾地面沉降现状及其监测控制,年代初期开始,因经济发展,地下水开采量日渐增以飨同行。加。受此影响,地面沉降也随之在平原地区发展并2地面沉降历史与现状蔓延。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养殖渔业及相关耗水产业的兴起,西南沿海地区地面沉降现象严重。台湾地面沉降始于20世纪40~50年代的台北目前地

6、面沉降区,几乎遍及整个平原区,沉降面积盆地,随后逐步扩大。70年代以来,因养殖渔业及2达1165km,约占台湾平原区的1P10。屏东地区相关耗水产业的兴起,西南沿海地区的地面沉降发1970~2001年的累积沉降量达3120m,为台湾地面沉降最大地区;彰化地区近年的沉降速率高达1716收稿日期:2002-10-10;修回日期:2002-12-12cmPa,是目前地面沉降发展最为显著的地区。作者简介:龚士良(1965)),男,高级工程师,1986年毕台湾目前采用一等精密水准测量、GPS测量及业于武汉地质学院

7、水文地质专业,国际水文科学一孔多标电磁感应分层监测技术对地面沉降进行监协会(IAHS)、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测。近年来由经济部与农委会共同制定和实施/地会员,主要从事地面沉降研究.第3期龚士良:台湾地面沉降现状与防治对策25展迅速,沉降现象尤为显著。211台北盆地全岛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自北向南依次有:台北盆地承压含水层埋深为44~55m。1894年台北、宜兰、彰化、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其承压水头高出地面2~4m,呈自流状态;至1921东等县市(图1),几乎遍及整个平原区。沉降面积年

8、,承压水头仍高出地表约1m。20世纪40年代末2[6]达1165km,约占台湾平原区的1P10。至1999年至50年代初,人口骤增,工商业迅速发展,导致用2底,持续沉降的面积近700km。岛内累积沉降量超水量急剧增加,普遍开凿深井抽汲地下水。1959年过2m的地区有屏东、台北、云林、彰化等地,其后地下水位急速下降,至1964年水位每年下降2~3中屏东地区1970~2001年的累积沉降量达3120m,m。此时期内地面沉降现象已十分明显。19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