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事合同法-案例

国际商事合同法-案例

ID:42451068

大小:263.8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9-15

国际商事合同法-案例_第1页
国际商事合同法-案例_第2页
国际商事合同法-案例_第3页
国际商事合同法-案例_第4页
国际商事合同法-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商事合同法-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国际商事合同法案例分析案例一我国某工艺品公司与外国某公司洽谈一笔玉雕生意,经双方对交易条件磋商后,就价格、数量、交货日期等达成协议。我公司随即于8月6日复电:“确认售与你方玉雕一件……请先电汇1万美元。”对方于8月9日复电:“确认你方电报,我购玉雕一件,按你方电报规定已汇交你方银行1万美元,该款在交货前由银行代你方保管……”请问,双方是否构成有效的要约和承诺?分析:有效要约的要件:必须有足够的确定性必须包含一旦被接受合同即告成立的意思送达到相对人有效承诺的要件:须由受要约人对要约人作出须是对要约的回复须是对要约的无条件接受须采用要约限

2、定的承诺方式,除非未采用该方式并不会损害要约人的利益案例二美国M公司于2000年9月15日致电中国C公司,称愿意提供A型钢材3000吨,220美元/吨FOB旧金山,交货期为2000年12月。9月17日,C公司复电,同意你公司的建议,但是交货期为11月。M公司9月20日复电,若交货期为11月,则每吨提价10美元。9月25日,C公司回电,不同意提价。9月27日,M公司来电表示:同意不提价,但交货期为11月15日至30日。然而,时至12月底,C公司也未收到A型钢材,此时的货价已涨到了240美元/吨。问题:(1)M公司和C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合同关系?

3、理由是什么?(2)C公司若向法院起诉,其诉讼请求应是什么?(3)你若是法官,你将作出怎样的判决?理由是什么?分析:美国M公司于2000年9月15日致电中国C公司,称愿意提供A型钢材3000吨,220美元/吨FOB旧金山,交货期为2000年12月。——要约9月17日,C公司复电,同意你公司的建议,但是交货期为11月。——反要约M公司9月20日复电,若交货期为11月,则每吨提价10美元。——反要约9月25日,C公司回电,不同意提价。——拒绝使反要约失效9月27日,M公司来电表示:同意不提价,但交货期为11月15日至30日。——新要约(没有承诺)

4、然而,时至12月底,C公司也未收到A型钢材,此时的货价已涨到了240美元/吨。要约失效的特定事由(1)要约中规定的承诺时间已过;(2)要约被受要约人拒绝;(3)受要约人提出反要约;(4)要约人死亡或丧失能力,而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已知道这种情况违约责任的构成条件:有效的合同没有完全履行合同义务违约责任的表现形式实际履行损害赔偿违约金(约定损害赔偿)解除合同案例三中国的甲公司应美国的乙公司的请求,发出出售某优质木材10000立方米的要约。乙公司接到要约后,立即回电,要求甲公司增加数量,降低价格,并延长要约的有效期。甲公司最后将产品的数量增至1

5、5000立方米,价格每立方米降低1000元,并将有效期延长至6月26日。乙公司接到要约后,立即素质资金,于6月25日上午汇至甲公司的帐户上。甲公司于6月25日下午回电话给乙公司,告知“货已卖与他人”。乙公司接到电话后,立即要求甲公司继续履行合同。经查,甲公司尚存20000立方米该种优质钢材。请问:乙公司要求增加数量、降低价格的行为是否属于承诺?为什么?乙公司的承诺是否有效?为什么?甲、乙公司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乙公司要求甲公司进行履行合同的要求是否合理?是否还能采取其他的救济方法?分析(1)承诺的构成要件承诺的方式:通知(明示)符合

6、交易交易习惯或要约的要求的行为默示和不作为不是承诺(2)要约的有效期间要约在其规定的有效期间内有效力,要约没有规定明确的有效期限的,要约在生效后的合理期间内有效。要约的撤销:要约人在要约被受要约人接受之前向受要约人作出要约失效的通知,使其不再受要约的约束。要约不可撤销的情形:要约人确定了有效期间,或者明确表示不可撤销。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3)实际履行的条件履行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可能;履行或相关的执行不会带来不合理的负担或费用;有权要求履行的一方当事人不能合理地从其他渠道获得履行;履行不属于人身性

7、质;有权要求履行的一方当事人没有及时要求履行。(4)违约补救措施的并用案例四N是一位伊朗公民,在意大利同姐夫E开设了一家五金店。E声称五金店申请贷款需要签署一项文件,尽管N会读写意大利文,却没有注意到该文件用意大利文大写的“本票”二字,也就是说,N被引诱签发了一张付给第三人2万里拉的本票,当第三人要求N兑现本票时,N以欺诈作为该本票无效的抗辩理由。问:根据合同法,N是否能提出以上的抗辩?为什么?分析欺诈是一方当事人为引诱对方当事人订立合同而对事实所作的欺诈性的陈述或沉默的隐瞒事实真相的行为。欺诈的法律后果:合同可撤销条件:构成欺诈因受到欺诈

8、签订的合同使一方产生损失如果不受到欺诈就不会签订该合同欺诈行为与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误解是合同订立时所作的关于既存的事实或法律的不正确的假定。误解的法律后果:合同可撤销条件:(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