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南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ID:42455562

大小:7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5

重庆市南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重庆市南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重庆市南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重庆市南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重庆市南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南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南川中学2017年秋期高二(上)第一学月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50分)1.右表反映的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反映了分封制度与宗法体制互为表里B・以礼乐形式规范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C・说明周王重视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D・通过礼乐等级形成了权力的高度集中示0XIV岳八愉三叙娥北曲〉六悅二岳(枚北和点)士一石(只右南曲〉2.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过分),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A•“法古无过,循礼无邪"B•“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2、”C.“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D.“弱者,道之用”3•以下是某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道、儒、墨、法四家的评价。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①关注社会,留下的是公平与正义:平等、互利、博爱②关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态度:真实、自由、宽容③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④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A・①道家②儒家③墨家④法家B・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墨家C.①墨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儒家D.①法家②墨家③儒家④道家4・开元十年,唐玄宗向天下颁布他写的《孝经注》,开元二十一年,玄宗又完成了《御注道德

3、经》,开元二十二年又颁布了他注释的《金刚经》。唐玄宗的这一做法A.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是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发展的体现C・有利于后世儒学的创新发展D・违背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主流趋势5・某思想家曾作诗咏《中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该思想家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6・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A.道教思想融入儒学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7・梁启超说:“黄宗羲……在过去二百年间,大家熟视无睹。”但近代以后

4、,却被誉为“中国的卢梭",是“过去民主思想的伟大代表”。导致黄宗羲思想不同境遇的最主要原因是A・他的思想主张脱离时代要求B・近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C・反君主政体成为国人的共识D・救亡图存成为近代思想主题8•《曾国藩全集》载:“若游心能如老庄之虚静,治身能如墨翟之勤俭,齐民能以管、商之严整,而又持以不自是之心,偏者裁之,缺者补之,则诸子皆可师也,不可弃也。”这表明曾国藩主张A.复兴儒学B.中体西用C.三教合一D.博采众长9.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是对西方侵略者作出的最积极回应,是近代中华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同时吹

5、响了晚清军事向近代化迈进的号角。材料说明《海国图志》A.是一部军事科技专著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C.使国人反侵略意识觉醒D.具有思想启蒙的价值10•《清史稿》记载“(嘉庆)二十一年,英复遣使来贡,执事者告以须行拜跪礼,斯当东(注:英国使者)等遂称疾不入觐,帝怒,谕遣归国,罢筵宴赐物。嗣是英使不复来廷。"这主要反映了清王朝A.坚持闭关锁国B.固守夷夏观念C.重视礼仪制度D.实行君主专制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

6、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这一思想是针对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D.辛亥革命10.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曾指出:“我中华智巧聪明,岂出西人之下?果有精熟西文者转相传习,一切轮船火器等巧技,当可由渐通晓,于中国自强之道似有裨助。”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们的主要实践活动是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创办新式学堂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建设近代海军13.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

7、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14.第二次鸦片故争后,湖南人郭嵩熹赴英出任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消息传开以后,朝野骂声四起,家乡的科举考生曾商议要捣毁郭宅。大臣刘坤一质问郭嵩姦:“何面目以归湖南?更何以对天下后世?"这反映出当时A.社会天朝上国心态盛行B.人民群众爱国热情高涨C・民众自觉维护国家主权D・思想解放深入基层社会15」9世纪末的

8、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难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6•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A.提倡民本B•呼唤仁爱C•强调理性D.倡导美德17.德国学者帕普罗特尼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