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ID:4245661

大小:390.9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30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进展_第1页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进展_第2页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进展_第3页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进展_第4页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9卷第2期污染防治技术Vo1.19,No.22006年4月POLLUTIONCONTR0LTECHNOLOGYApr.,2006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进展王丹。赵朝成。彭丞(1.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山东东营257061;2.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深圳分院,广东深圳518000)摘要:介绍了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和特点,结合近些年的工程实际和实验研究,主要综述了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案和技术,包括回灌法、土地处理法、物化法、生物法以及其他处理方法,在比较这些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

2、一些建议。关键词:垃圾渗滤液;回灌法;土地处理法;物化法;生物法中图分类号:x799.3:x703.3文献标识码:AResearchAdvancesonTreatmentTechnologyofLeachatefromtheLandfillSitesWANGDan,ZHAOChao.cheng,PENGCheng(1.Department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College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Chin

3、aUniversit)ofPetroleum,Dongying,Shandong257061China;2.BeijingGeneralMunicipalEnginearingDesignandResearchIns.,ShenzhenBranch,Shenzhen,Guangdong518000,China)Abstract:Thesourceandcharacteroflandfillleachatewasintroduced.Combinedwithrecentpracticalproject

4、andexperimen—talstudy,treatmentprocessesandtechnology,includingrecirculationmethod,landtreatment,physi—chemicalmethod,biologicalmethodandothermethods,weresummarizedindetail.Finally,basedonthecomparisonofabovedisposalmethods,someadvicewasputforward.Keyw

5、ords:landfillleachate;recirculationmethod;landtreatment;physi—chemicalmethod;biologicalmethod近十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城市垃(4)垃圾自身的水分;(5)垃圾在卫生填埋后,由于圾以平均每年8%~10%的速度增长,有一些城微生物的厌氧分解产生的水分。市,如北京的增长率更是高达15%~20%。据预1.2垃圾渗滤液的特点测,按现在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的性质取决于垃圾成分、填埋时垃

6、圾将达到2.64亿t,2030年为4.09亿t,2050年间、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一般所具有的特点:为5.28亿t。卫生填埋法由于其具有成本低、技(1)有机物浓度高,COD和BOD浓度最高值可达术成熟、管理方便等优点,在垃圾处理中得到了广数千至几万mg/L;(2)金属含量高;(3)水质变化泛的应用,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国内329个城市大,渗滤液的成分和性质随填埋场使用期的延长而垃圾处理厂的调查表明,卫生填埋场占垃圾处理设不断变化,可生化性越来越差,氨氮含量越来越高;施的87.5%。在垃圾填埋过程中会

7、产生污染(4)氨氮含量高(可达几千mg/L),变化范围大;性极强的垃圾渗滤液,虽然量不大,但若处理不当,(5)营养因素比例失调,由于氨氮含量高,C/N的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危害,因此,垃比值常出现失调情况,且P缺乏,一般BOD/TP>圾渗滤液的有效处理迫在眉睫。300,与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磷比(100:1)相差甚远;(6)渗滤液在生化处理时会产生大量泡沫,不1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及特点利于系统正常运行。由于渗滤液中含有较多的难1.1垃圾渗滤液来源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来收稿日期

8、:2006一Ol一18源于:(1)降水;(2)外部地表水;(3)地下水;作者简介:王丹(1982一),男,安徽桐城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及回用。42污染防治技术19卷降解物质,一般在生化处理后,COD浓度仍在较高作简单、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但对土壤和地下水有水平。长期污染作用,土壤的渗透能力也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渗滤液的处理效率也会随之降低,2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且易受土地条件限制,适用于土地广阔的地区。陈由于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