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4山格镇侯山“紫云岩”探奇

2014.03.24山格镇侯山“紫云岩”探奇

ID:42464469

大小:40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15

2014.03.24山格镇侯山“紫云岩”探奇_第1页
2014.03.24山格镇侯山“紫云岩”探奇_第2页
2014.03.24山格镇侯山“紫云岩”探奇_第3页
2014.03.24山格镇侯山“紫云岩”探奇_第4页
2014.03.24山格镇侯山“紫云岩”探奇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03.24山格镇侯山“紫云岩”探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格镇侯山“紫云岩”探奇蔡汉以2014.03.24有着“平和通”称号的马乔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山格有座海拔不足百米的侯山,也有人称之山格山。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文革以前的侯山,山上怪石遍布,一块石头就是一处生动的风景。石鹰、石牛、石猴,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还有许多人工雕凿的石头器物,例如习武用的石质尖底桶,石臼和石槽,成列摆放,蔚为一大景观。有百岁老人口传,这些石臼、石槽是当年山上的南少林寺僧人舂米和洗澡用的。这位百岁老人也许没有想到,他嘴中嘣出的那个漫不经心的口传,却诞生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山格之谜。难道说,侯山上的紫云

2、岩寺庙,正是当年被康熙皇帝下令焚毁的南少林寺?】(见闽南日报2007年05月21日报道)说起这山格侯山及侯山上的紫云岩,我是熟悉的。“山格中学”(平和六中前身)当年就设在侯山上;1971年我在那里读初中,直到高中毕业。那时,紫云岩没有和尚;寺庙已变成一个养鸡鸭的场所。寺庙外面有围墙,墙上写着一条大标语——“装点此江山,今朝更好看(蓝色)”。我们学校的学农基地就在墙外,学生经常在紫云岩墙外劳动。紫云岩那些石臼、石槽等随处可见,就像花圃里的花盆一样,东一个西一个。因为不知道“石臼、石槽”是文物,所以没人把它保存下来。至于侯山山上的怪石,因为有许

3、多打石头的人,长年累月在山上炮炸石头,手工开料石等,那些“怪石”旱已被破坏了;而我们学校的操场就建在半山腰,那时我只知道,山上有很多很多的大石头……光阴似箭,一晃43年过去啦!这次我从外面回来,怀着故地重游的心情来到紫云岩。我到紫云岩,感到一切都变了!紫云岩成大观气浱……步入山门,峰峦叠翠,曲径通幽,小公园中王公石像,按剑凝目,雄视四方,血染战袍,气宇轩昂,直叫人肃然起敬……沿“长城”入紫云,庙径两旁,修竹婆娑,百果成林;到庙埕,两边榕树如伞,相映成趣!我与管理人员交谈,他们很自豪地说,相传古时紫云岩是正宗南少林一分支。庙大僧多,僧拥有五百

4、罗汉。庙产颇丰,水田有二十石。还说了一件切肤之痛的事:一九八一年四月不知何方来了一群身披袈裟的和尚,把庙右一空地内,价值连城的文物窃掠一空。取去金尪一尊,高尺余,宝书一本等。如果这些文物不被窃掠,将有实物可佐证“南少林”之事。现庙中有石“钱炉”一座,上刻着“万历丁丑年吉旦”等字样,还有明代的和尚碗两个,其中一个碗沿有圆孔。……这样是不是正宗南少林一分支?将有待进一步考证。交谈中,我还发现庙里地板上——天井里有两个大奇石,我问他们:“这石头是什么意思?”他们笑着对我说:“这石头像什么东西?”我看了一会儿,还是看不懂。这时他们终于告诉我:“一对

5、奇石,合新夫妇充满期待”——其形壮如男性阴囊,期待生一个胖男孩啊!难怪村民结婚时,许多人要到紫云岩来朝拜,夫妻两人从奇石上走过去……期待来年生一个胖男孩!他们还说,这奇石自古以来就有。我有听说过“观音抱子”之事;而紫云岩祀奉主神是广应圣王,俗称王公。其真身是许天正(公元649——718年)袭宣威将军,泉潮团练副使,漳州府首任别驾,宋封昭应侯。看来武将也“柔情”啊!只有适应乡民需要,才使庙里神佛金装,法喜充盈,神光显赫,香火弥盛!移步前,我合手向众神佛三拜!附历史名刹紫云岩题记紫云岩(曾名慈云寺)原座落于平和山格岩前潭山顶。后移侯山南麓,乃闽

6、南知名古刹。《漳州府志》、《平和县志》均有记载。始建何时尚未考,明代万历香火鼎盛,现庙中有石“钱炉”一座,上刻着“万历丁丑年吉旦”等字样,还有明代和尚碗两个,其中一个碗沿有圆孔等文物可为佐证。庙中祀奉释迦哞尼诸佛陀、观世音、地藏王诸菩萨,还有广应圣王,俗称王公。真身许天正(公元649——718年)袭宣威将军,泉潮团练副使,漳州府首任别驾,宋封昭应侯。将军乃开漳首功,闽地多建庙宇,与开漳圣王一并尊享万民香火。《福建通志》、《闽书》、《府志》各县县志均有祥实记载。相传古时紫云岩是正宗南少林一分支。庙大僧多,僧拥五百罗汉之说。庙产颇丰,水田有二十

7、石云云。至今民间还传颂着紫云岩和尚救民济世和王公显圣驱逐瘟神,治病救人的故事。抗日时,潮汕难民大量流入山格,偏偏时遇鼠疫肆虐,街头巷尾橫尸枕籍,惨不忍睹。紫云岩以王公名誉,立马組织慈善会,募捐收埋,让我同胞入土为安。因历史多变,紫云岩屡遭劫难,一时殿宇巍峨,香火极盛,一时残垣断壁,香客寥寥。多次衰而复兴,倒而重建,清朝以前史料缺失,相传乾隆五十年由昭应将军许彪率乡民大修;民国时由华侨林三宝出资八百银圆续茸;到一九三五年由山格老中医吴国标,清末秀才朱丹墀卖田捐资,于是年正月初四日再修。虽土坯瓦顶,大庙变小庙,但香火延续,元气尚存。星移斗转,又

8、过了一个甲子,至一九九五年,紫云岩又是残破不堪,满目疮痍了。“文革”中又被列为“牛鬼蛇神”悉数“横扫”了去,寺庙变成民兵鸡鸭场。更甚者,一九八一年四月不知何方来了一群身披袈裟的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