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江苏省镇江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ID:42468563

大小:4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15

江苏省镇江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1页
江苏省镇江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2页
江苏省镇江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3页
江苏省镇江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4页
江苏省镇江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镇江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省镇江市2018中考语文答案一、积累运用1.阅读语段,依次填写拼咅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咅。fu()晓前,晨雾霭霭;河水朦朦胧胧,微微闪光,拍击着河边的鹅卵石,潺潺()作••响,峭壁S&M()立的右岸向河面倾斜,仿佛是行进中面对宽阔河流戛然而止的高山覆盖着河水。左岸的下方是一片光禿禿的沙土,这是第聂伯河在春汛退走以后淤()积下来的。(摘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默写。(1)海日生残夜,。(2),直挂云帆济沧海。(3)几处早莺争暖树,o(4)落红不是无情物,。(5),赢得生前身后名。(6),

2、在乎山水之间也。(7)子曰:“,小人比而不周。”3.名著阅读。(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在烈日和暴雨下拼命拉车后,祥子生了一场大病,歇了一个月。身子还没有好利落,祥子就急着上街拉活儿,不幸得了痢疾,又歇了一个月。B.买本子的要求被母亲拒绝后,桑桑撬开了父亲的小木箱,拿走了笔记本,并在所有盖红章的那一页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将本子据为己有。C.汤姆、乔和哈克一起悄悄离开了小镇,他们驾着木筏,前往杰克逊岛当“海盗”。后來,三个人看到镇上的人寻找他们,觉得自己仿佛成了英雄。D.格列佛帮

3、助利立浦特小人国打败了敌人,令皇帝非常高兴。但他坦率地拒绝了消灭对手剩余舰队的要求,由此遭到皇帝和一些朝臣的陷害。(2)阅读《水浒传》选段,在横线上写出人物姓名。A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不见出来。A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白虎节堂”。A猛省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不是礼!”选段中的A是-(3)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一根弯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

4、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斷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①八戒认为“那妈妈儿”来找谁?②悟空认为八戒是“胡说”。请说出悟空的理由。1.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①读书是年轻人心智培养、性格创造、人生引导的重要途径。②阅读电子书也好,阅读纸质书也罢,尽管形式不同,但可以殊途同归,关键是要被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③我们应客观全面地看待电子阅读的兴起,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使之达到共生共荣、相互补充。④家庭、全社会乃

5、至学校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年轻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字。(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把改为0(2)第②处结构混乱,应把改为o(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后加上。(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与互换位置。2.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恐怕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是不可能从他本民族母语中的“明”字(光明、明亮的意思)里引发出“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这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摘自袁鹰《汉字的魅力》)【材料二】司马迁集大半生心血融进一部《史记》,历史上的点点滴滴就此凝结进小小的汉字中。一个

6、汉字映入眼帘,你的心境便随它而产生了一种相关的情感;文人笔下的"杏花春雨江南”成了所有欲回乡而不得的游子的纽带,连接着故土、文化和游子的回忆。(摘自2017年8月6日《光明日报》)【材料三】“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正式出版,这是历史上第一部由机器人写的诗集。相比当下一部分所谓“诗人”的诗,“小冰”的诗一点都不落下风,但“小冰”的诗本质上只是对于文字的调动和排序而已。诗歌写作中,最落下乘的便是那些素材组合、词语堆砌和套路句式,而这些正是机器人“小冰”最容易学习、模仿和复制的。(摘自2017年

7、3月1日《光明日报》)(1)请根据材料一说说汉字的特点。(2)有人说“炎黄子孙最为显著的标志是汉字”。请根据材料简述理由。(3)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就指导同学写作提出两条具体建议。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酬乐天三月三日见等元稹当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里销。独倚破帘闲怅望,可怜虚度好春朝。1.请写出诗歌题目的意思。2.诗中两次出现“花前”,请简述其作用。3.作者感到“虚度好春朝”。结合全诗,分析原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太祖①微行②至田舍,见一村翁,问其生庚。翁

8、告之某年月日时,皆同上。太祖曰:“尔有子乎?”答曰:“否。”“有田产乎?”曰:“否。”“然则何以自给?”日:“吾恃养蜂耳。”曰:“尔蜂几何?”曰:“十五桶。”太祖默念曰:“我有两京十三省③,渠④有蜂十五桶。此年月日相合之符。”太祖又问曰:“尔于蜂,岁割蜜,凡几次?”翁曰:“春夏花多,蜂易采,蜜不难结,我逐月割之。秋以后花渐少,故菊花蜜不尽割,割十之三,留其七,听⑤蜂自啖⑥为卒岁计。我乃即春夏所割蜜易钱帛米粟,量人为出,以糊其口;而蜂亦有馀蜜,得不馁。明岁,又复酿蜜。我行年五十,而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