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与中国当代教育

媒介素养与中国当代教育

ID:42473736

大小:4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5

媒介素养与中国当代教育_第1页
媒介素养与中国当代教育_第2页
媒介素养与中国当代教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媒介素养与中国当代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媒介素养与中国当代教育摘要:媒介責养教育,就是指导受教育者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祐资源,焙养者具有便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湧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世界媒介素养教育运动的兴起,给传筑教育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发展冥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媒介环境下全面提升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素养,是摆在中国教育界的新课题。关仗词:当代教育;媒介教育;媒介素养教育Abstract:Theriseofmediaeducationmovementwoddwidebringsnewchancesfortraditionalpedagogy.Thenewtaskbe

2、foreusistodevelopmediaeducation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andtoimprovenewculturalliteracyunderthemediacontextarticleexpoundsthebaaicconceptsandadvancingmethodsetc.9discussingtheprecedingtopicamongthemediaeducationcirclesinChinastpresentKeywords:education;mediaeducation:medialiteracy作者简介

3、:丁云,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研究生二年级生渎。(杭州市滨辽区中国美术学院环變艺术系310000)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学术界基本达成了共识:“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源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和丹麦教育工作者率先提出这样一种教育主张,认为“教育界应以系统化的课程或训练,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而中国对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研究,有研究者提出:"我国对媒介素养和媒介索养教育的关注始于1997年。当年,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发表了中国大陆第一篇系统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袪》,追溯了’媒

4、介素养’这个概念在西方演变的历史。文中的’媒介教育'即今天'媒介素养教育’。此后,学者们陆续发表了一些研究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此课题在学界逐渐受到关注。"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科目,在中国至今也没有普遍推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闻学者与教育工作者就从不同侧面提出了在中、小学教育中开设新闻学课程的主张,这应该量中国新闻史上最早阐发媒介索养教育的思想萌芽。当我们回首这段发展历程时,不能不感谢这一领域的先驱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卜卫和宋小尉研究员。2003年以后,研究这一领域的国内学者逐渐增多。中国传媒大学也正是在此时开始

5、了国内第一批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生的招生。2004年中国国内掀起了一个不小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热潮:一月,中国传媒大学申请设置的传媒教育硕士点得到批准。六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办的《媒介研究》媒介素养教育专辑出版。七月.《光明日报〉公布了国家教育部的重点招标课题“媒介索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中标。十月,全国首届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同时,全国首个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网站在复旦大学开通。十二月,由国家七部委联合召开的-2004媒体与青少年论坛”在上海召开。我国第一本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著作《新闻•传媒•传媒素养》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岀版

6、。上述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开始从最初的酝酿时期进入启动和发展时期。一、媒介素养的槪念及媒介素质教育的内容(-)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的原则:重視对媒介本质的认识,学习和掌握媒介技术的操作技能;培养鉴别能力和批判意识;成为学校教育和公民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二)媒介素质教育的内容:1、技术和应用层面:区分个人接融的不同媒介形式的不同特征(如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电影、广告等),了解媒介内容的制作过程,对个人接触媒介的谊和度有自觉的意识和掌援,对媒介给自己带来的"快感”和

7、“満足”有清醒的意识。学习制作摄影摄像的技能技巧,运用DV拍摄记录片和在网络上制作个人网页等。2、语言、语义、美学和价值观层面:对媒介信息的理解:区分现实和媒介对现实的再现,认识媒介语言(解说、画面、音响等)是媒介工作者对现实的理解和加工,并通过受众的解读进行了再创造的结果;了解各类媒介信息对现实的不同程度首届(200刀西湖媒介素养高蜂论坛论文的再创作(如新闻报道与电视剧、电彫与现实世界);认识不同媒介借息携带的符号和价值观(如商业性和政治性与道徳和人文精神的对立、抗衡等)的表现形式与不同程度;媒介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杜会阶层和各个社会角色的刻谢$“程式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